艺术品

“顽石与桃花”黄礼攸作品展在京开幕

2018-09-28 19:53  收藏投资导刊

展览时间

2018-09-29 16:00:00——2018-10-15 17:00:00

展览地点

凤凰艺都(北京)798艺术空间

戴士和  前言

出于天性——黄礼攸对于写意精神的探索

在油画圈里,礼攸是引人瞩目的。不但画得好,而且热心公益,组织大家写生,召开研讨会,编辑大家的画册、论文集,忙碌的集体活动中总少不了他热情的身影。这份热情出自于他的天性,也自自然然地流露在他的油画作品里,成为作品感染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出树香梢几树花  布面油彩 90×110cm 2016

记得十几年前礼攸那批“营造图”,最开始引起了关注,我喜欢那批油画里利用了传统的视觉符号,又超越了它们的原意;利用了抽象,也超越了抽象,在严谨中闪现出幽默。此后陆续见到礼攸的作品在写生中探索写意的境界,力图把油画艺术的感染力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图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他热情充沛,同时他又天性细腻,这二者之间的平衡使其绘画语言充满活泼的灵性而避免了生硬的造作。在写意一路油画家的笔下,造形的生硬色彩的唐突都非罕见,正如写实的盛名之下,矫饰繁琐谄媚也大行其道。各有各的长短,各有各的难题,并没有哪一个旗号没有陷阱。所以我看写实写意之间可以互补,而非不共戴天。礼攸的写意探索就是很好的例证。追求写意,就是对于“立意”的反复推敲,而不是对于自己立意的大肆吹嘘,不是对于主观意图的放纵、纵容。在礼攸新作的花丛里,在那些黑色的枝杈间,在田间不起眼的溪水中,我看到了作者落笔的慎重、分寸把握的中肯,而不是故作的张扬。

▲春水桃花满禊潭100×100cm 布面油彩 2015年

▲游春图三 布面油彩 80×120cm 2018

在我看来,这是写意精神的本意所在。

策展人文章——杨卫

星星说话与石头开花——关于黄礼攸的近期艺术创作

黄礼攸选择石头和桃花入画,以这两个传统的艺术题材,来构成自己近年来的创作主题,是经过了长期的沉淀与精心的准备。这首先是源于桃花和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正如他自己所阐述的那样:石头象征了灵性自由、独立自在;而桃花则与浪漫、野性等内容相关联……这些文化品格与精神内涵,正是黄礼攸不断追求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构成他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其次是因为这两个艺术题材,能够给黄礼攸注入创作灵感,带来风格的启迪与表现的激情。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物我交融,如同中国古人钟情于山水,不仅是因为山水之中隐含了某种“道”,同时也是因为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地质结构,可以启人联想,激发艺术家的语言创造。黄礼攸亦是如此,他把桃花和石头作为某种文化符号,加以表现和塑造,从中摄取精神能量的同时,也由此提炼出了许多新的语言技法,如泼、刷、勾、皴、点、擦、染等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黄礼攸的艺术创作渐入佳境,风格日臻成熟,画面越来越丰富,其上升的法门,正在于此。

▲微风拂过 布面油彩 90×90cm 2018

▲透石图 布面油彩 100×80cm 2017 

如今,“写意油画”已然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主流叙事,受到越来越艺术家的追寻与重视。但如何打通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屏障,将东西方艺术的观念和形式进行有效地转换,从中建构起一种新的表现精神与语言形态,黄礼攸提供了一个实例。他将孤傲的石头与灿烂的桃花相结合,齐头并举,构成自己的艺术语言,通过两个题材的不断转换,在厚与薄、收与放、重与轻、柔与硬、冷与暖、粗砺与精致等画面关系之间调和,不仅融会了东西方的视觉形态,丰富了艺术语言,同时也衔接了传统的文脉,为写意精神的创造性转换,提供了当代样式。

▲缤纷桃色NO.1 布面油彩 60×100cm 2018

▲女娲之石NO.12 布面油彩 100×100cm 2017 

关于艺术家


黄礼攸  1973年生于湖南醴陵,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现任湖南省画院青年画院院长、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常务理事兼学术副秘书长、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油画学会执行秘书长、湖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会员。

作品三十余次参加全国学术展和主题展并获奖,出版个人专著四本,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书院博物馆等多家专业机构和众多私人藏家收藏。

曾出版专著:《黄礼攸油画》《黄礼攸作品-素描卷》《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艺术家—黄礼攸》《当代油画·黄礼攸油画作品集》《中国美术大事记. 当代美术家代表作品全集. 风向标·名家名作典藏工程. 黄礼攸卷》等。

▲夕遇桃源 布面油彩 100×100cm 2018

▲致春天  布面油画  200×130cm  2018

责任编辑:徐可芒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