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落地,明确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此外,提出银行应当在私募理财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稳步回升,截至8月末,余额为22.32万亿元。对于市场各方关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问题,相关管理办法已有初稿,接下来将广泛征求意见。
正制定结构性存款业务监管规定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7月末余额为21.97万亿元,8月末余额为22.32万亿元。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占比约70%;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约为15%左右,总体保持稳定。
业内人士表示,银保监会自2017年以来强监管、治乱象,使得银行理财业务有序调整,总体呈现更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态势。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并没有收紧的规定,所有的调整都是在符合资管新规基础上的合理调整,甚至更宽松一点。”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对反馈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吸收科学合理建议,绝大多数意见已采纳或拟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采纳。
《办法》在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穿透管理和理财投资顾问管理等方面,采纳市场机构反馈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要求,如明确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包括ABN)属于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一步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要求,与其他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保持一致;在私募理财产品销售方面,借鉴国内外通行做法,引入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要求。冷静期内,如投资者改变决定,银行应当遵从投资者意愿,解除已签订的销售文件,并及时退还投资者全部投资款项。
另据透露,银保监会正在制定结构性存款业务监管规定。下一步,将结合此前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更好地区分和厘清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促进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发展。
银行理财资金短期料不会大举入市
上述负责人介绍,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但规定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
《办法》继续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同时,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理财产品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不再穿透至底层资产。下一步,银行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后,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投资股票,相关要求在《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具体规定。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资管部门人士表示,《办法》明确将股票类资产纳入公募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整体对于资本市场是正向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资金短期内会大举入市,每家机构都应该有自己的策略和判断,包括市场走势,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等。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市场机构反映的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销售起点,扩大销售渠道,将依法合规、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纳入理财投资合作机构范围,不强制要求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在银行营业网点进行面签,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拟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予以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