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反馈意见”越来越直接了。从要求申请人“调减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金额”这一类的毫不留情,到追问“是否存在过度融资”这样的知微见著,表达出监管对再融资中“多要了几千万元”和可能造成募集资金长期闲置的“过度融资”情况的容忍度,已经近乎极限。
请挤干“水分”
今年,一家汽车制造类公司的做法有点儿特别: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公司募集资金额直接比募投项目需要额“多要了”5000万元。在该公司披露的《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修订稿)》中,监管发现,该募投项目拟使用募资金额为9.16亿元,却提出9.66亿元的募资总额,募集资金超过募投项目需要量。而回查该公司的定增预案,记者看到,公司募投项目两个: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零件转型升级技改项目,这两个项目投资总额9.9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9.16亿元。于是,在反馈意见中,监管毫不留情地指出:“请申请人根据募投项目需要量,调减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金额。”随后,该公司将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调整为不超过9.16亿元。
监管责成上市公司“调减”募资以挤干募资账本中“水分”的情况,还出现在新疆一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定增准备工作告知函中。监管层是这样说的:“请申请人落实调减补充流动资金3.13亿元事项并明确说明:是否会将本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本次募集资金的最终规模。”随后,公司宣布调减补充流动资金金额3.13亿元,调减后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最终规模为不超过6.54亿元(含本数)。回查定增预案,该公司系将原计划的补充流动资金全部减除。向“期货式”项目说“不”
除了“水账”,今年,监管对“孩子还没生,现在就要抚养费”的再融资“期货式”项目表达出不宽容的态度,并发难“过度融资”。
在一家药企定增准备工作的函中,监管指出:“本次募投项目中,多肽药物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精准医疗创新中心项目的建设期长达5年,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药物产业化项目、多肽药物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精准医疗创新中心项目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研发或临床,公司资产负债率不到25%;除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外,公司其他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85%。”因此,监管表示:“结合本次各个募投项目的资金运用情况,以及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公司产品的产能利用情况、现金流量、最近一年一期进行财务性投资和非主业投资等情况,进一步说明各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是否会造成募集资金长期闲置,本次再融资方案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在此,出现了两句关键话——“是否会造成募集资金长期闲置”和“是否存在过度融资”,表现出监管对资金使用时效和资金要用在刀刃上的诉求。
为此,该公司决定修改定增方案,减少募投项目,将原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9.95亿元(含发行费用),减少至不超过6.82亿元(含发行费用)。同时,经过调整,公司将“多肽药物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不再作为本次非公开募投项目,“精准医疗创新中心”项目中的VEGF单抗药物Ⅲ期临床支出也不再使用募集资金投入,公司转而以自筹资金用于上述项目建设。
防范资金被“钓鱼”
而东北一家运输代理企业披露的定增反馈意见文件,则显示了监管对再融资资金安全使用的谨慎态度。
监管在该公司反馈意见的“重点问题6”中指出:“根据申请文件,申请人拟募集资金投资于多式联运基地项目和新型集装箱船舶项目,上述两项目总投资金额约51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约34亿元。请申请人补充说明剩余资金的具体来源,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剩余资金的取得是否会影响到募投项目的实施。”从监管的这几句话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监管在担心:当融资的资金与项目投资总额之间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项目如果因资金断裂无法真正实施,有多大可能令市场投资人的资金“打水漂”。
随后,上市公司将募投项目总投资金额做了微调,从51.14亿元调减1.3亿元至49.84亿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的金额从34.25亿元同样调减1.3亿元至32.95亿元,资金缺口没变,依然是16.89亿元。为此,公司详述了各项目资金来源的具体情况,包括银行贷款、项目专项贷款、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等。同时,保荐机构也给出意见,称募投项目属于当地政府重点项目,正在积极申请项目专项贷款,剩余资金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其取得亦不会影响募投项目的实施。
看来,该公司的资金缺口或有项目专项贷款“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