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货基临变局 银行产品竞争冲击初显

2018-11-05 07:46  中国证券报   徐文擎

近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出,当前货币市场基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风险问题,应进一步提高货基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引导货基回归其流动性管理工具和低风险投资产品的本源,加强对系统重要性货基的监管。另外,此前《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对银行理财产品在销售渠道、投资范围等多方面要求放宽,对货基形成正面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自身监管趋严叠加竞品“来势汹汹”,货基未来面临变局,出现部分结构性特征:以散户为主的货基会向大型互联网平台集中,但基于监管对系统重要性货基的重视,平台会加强“分流”功能,大基金公司更易从中获得良好发展机会;传统货基会重点转向机构客户,投资管理和风控能力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冲击效应初显

9月份货基规模萎缩近7000亿元,创下单月之最。除了收益走低及季末资金回流银行等因素外,货基向银行T+0理财等同类产品分流也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对这个数字早有预料。9月内部数据显示,T+0理财产品大部分增量由货基迁移而来,10月份这类产品每天的开放额度也都全部卖完。”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他提到,征求意见稿未来正式落地后,理财产品的市场潜力将被大大释放。T+0理财当日计息、随存随取,会赶超货基在流动性上的领先地位,而所有理财产品在投资范围及获客渠道上有更大的优势,则会给货基及其他类固收产品带来正面冲击。

“9月货基规模萎缩创下单月之最,其中不乏其主动调降的原因。目前全市场对机构投资者不限购的货基大概只有85只到95只。”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固收投资总监表示,“但毫无疑问,货基长期的生存空间一定会被挤压,这类产品长期命运如何更值得观察。”

“对于大额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收益、流动性上的吸引力更大;对小额投资者,宝宝类货基因其应用场景丰富、消费支付功能强大,投资者对其黏性更大。”某曾为知名公募高管的资深人士称,“可以预见,以散户为主的货基会更加向几个大的互联网渠道集中,但其模式不可复制,监管对个别体量巨大的货基流动性风险隐患更是关注,因此平台主动‘分流’模式下,大基金公司更容易获得机会;而传统货基则会重点转向机构客户,机构客户对收益及安全性更敏感。”不过,他也提到,《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中提到,货基具有易受“挤兑”的内在脆弱性,机构投资者集中度较高会加剧流动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特征明显,因此这类货基若想获得发展空间,必须提高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

责任编辑:谢玥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