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数上市银行“破净”的背景下,互联网银行的高估值确实十分吸引眼球。
“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银行,其估值体系更接近于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上市银行市净率为基准的估值体系差距非常大”,一位资深并购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也是微众银行能够在业务体量较小的背景下,实现估值赶超部分中型上市银行的重要原因。”
估值坐标与众不同
此前据媒体报道,“在一份北京市某机构的项目推介材料中显示,微众银行目前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
近日,“阿里拍卖·司法”披露的信息显示,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260万股的股权将于12月3日被拍卖,起拍价为4.41亿元,增价幅度为220万元及其倍数。本次拍卖标的价格为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双方协商一致,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标的起拍价建议书》为依据。据起拍价测算,微众银行目前估值大约为1470亿元。截至《证券日报》记者发稿,尚无人报名参加拍卖,不过有462人“设置提醒”,7340次“围观”。
微众银行昨日就上述拍卖事宜回应《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也关注到相关报道,民营银行的股份转让必须遵守相应的法规和程序,正向相关各方了解情况”。
虽然上述估值水平属于“卖家心理价位”还是“物超所值”尚待市场交易检验,但微众银行所代表的互联网银行估值模式却再次被聚焦于镁光灯下。
对于传统上市银行而言,衡量估值的最普遍方法是观测其市净率,而并非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常见的市盈率。
“对于处于稳健期或者说成熟期的银行而言,估值判断的指标大多首选市净率,因为银行的资产和股本规模庞大,净资产指标相对稳健,因此PB也相对稳健;而盈利指标波动率较高,可能导致PE不够稳定”,上述人士指出,“如果是出于快速成长期的传统银行,市场也会适当的考虑其市盈率指标,并给与市净率和市盈率指标一定的溢价,但是这些溢价还是比较有限的。”
然而,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估值体系并不像传统银行一样保守。据了解,微众银行2016年的定增融资中,该行募集资金12亿元,融资后估值约为320亿元。
而该行去年年报数据显示,微众银行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67.48亿元,净利润14.48亿元。换句话说,微众银行如果真的估值1470亿元,则静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约14倍于上市银行的行业均值;对照该行财报中的资产和负债数据来看,其市净率约为17倍,至少12倍于市净率最高的上市银行。
退一步来看,即便微众银行的估值未能实际达到1470亿元,其估值指标显著高于传统上市银行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总估值,也有了与中型银行的一拼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