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热播。该节目由《见字如面》的导演关正文率团队打造,每周一20点在腾讯视频播出,每周三22点在江苏卫视播出。节目共12期,分别讲述12本经典图书,由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等实力派演员演绎书中经典场景,梁文道、朱大可、止庵等作家学者对图书做出独到品评。
这档研发两年多的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豆瓣上获得了9.3分的好评,有评论者指出,这档节目是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的确,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崛起,人们业余生活的选择渐趋多样性,阅读变得有些尴尬。今年第15次全国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阅读量为4.66本,足以说明阅读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已趋于边缘化。因此,探讨如何让阅读以现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走入公众生活,正成为出版业、文化业全力探索的课题。
阅读形式多元化,从听书迈入演书
近年来,听书这一新兴阅读形式正在全球快速发展。一方面,有声书销售增长态势明显。2016年,美国共出版了5万多种有声书,全年有声书销售增长至21亿美元,连续第3年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
另一方面,有声书深受年轻人喜爱。2017年,在18-29岁的美国读者中,有23%的人在2017年听完了1本有声书,同比增长7%。在德国也是如此,根据德国数字媒体发行商Zebralution的数据,其1.65亿付费用户中有75%的有声书用户年龄在34岁以下。
2018年中国的有声阅读市场增长态势也非常明显。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在音频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中国国内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或将逼近45亿元,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对内容付费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未来有声阅读付费空间潜力巨大。很多出版机构成立了相应部门,研发这一新兴的图书产品。
“有声读物”正在逐渐成为大众阅读的新宠。由于有声阅读是用耳朵代替眼睛阅读,通过有声方式,包括录音带、CD、有声读书机、广播、移动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内容,让阅读有了更多的新的体验。此外,还有很多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也在生存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阅读走入公众视野,使阅读成为人们的习惯。
读者需求多样,出版机构如何应对
书海茫茫,每年50多万种的图书出版量,让人们无所适从。读者面对这海量的图书应接不暇,“读什么”“怎样读”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由于生存压力增大、业余时间稀少,成年人的阅读时间正在不断遭到挤压,一般人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上几本好书。
面对广大读者的困惑,出版业也在想方设法地创新图书营销方式,如各种形式的新书发布会、品鉴会、朗诵会等,都是为了增强新书在读者心中的印象。而这次由关正文导演领衔的团队,精心策划并邀请著名演员精心演绎名著的精神内核,通过演书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打动观众,使之爱上所演绎的名著,进而再抽空去阅读这本名著。这种创新形式对图书营销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既然有声读物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年轻读者的新宠,成为我国年轻读者青睐的品种。演书,又何尝不是一种推广阅读的有效方式呢?只不过这种方式的制作成本要远远高于所演绎的图书本身的成本。与其说这是一种读书节目,不如说是一种综艺节目。对一般出版机构来说,斥巨资去组建这样的团队来推广图书显然不现实,毕竟投入太大,收效时间过长。但是,对若干重点出版物采取听书、演书相结合的方式,或许能加快所推广图书的市场覆盖面。
其实,对真正热爱图书的人来说,读书不需要任何理由。听书、演书都是针对那些平时不大读书的人,将他们转化为读者。这对出版业来讲,当然是一件好事。从第一期节目对经典名著《月亮与六便士》解读的效果看,观众还是认可的。
从这档节目的热播可以看出,公众对阅读形式表现出了多元化的渴望。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从有声书到演书,看起来是形态的转变,背后则是有识之士和机构对阅读的探寻:发掘新的阅读模式和结合方式,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把优质内容更好地、更快地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享受各种阅读之美,也将观众转化为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