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精选

融资难题已成死结?国务院金融委督导组在苏州找到新答案

2018-11-09 06:12  上海证券报   金嘉捷

苏州从征信入手,搭建了一个连通70余个政府部门数据的共享平台,架起31万余户小微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的信息桥梁,一拳打通了资金传导的“任督二脉”。

“欧洲客户在等着我们的订单,而我们在等着银行的钱。”在江苏省无锡市经营着一家汽车模具公司的何志祥(化名)大倒苦水。

“不是我们不愿意贷,而是看不清、摸不透这些小微企业的风险。”被何志祥吐槽的银行也有难言之苦。

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督导组日前在江苏省的两场座谈会上,两位主角的一场“隔空对话”。

融资难题,已成死结?苏州市给出了一个新答案。苏州从征信入手,搭建了一个连通70余个政府部门数据的共享平台,架起31万余户小微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的信息桥梁,一拳打通了资金传导的“任督二脉”。

在解决信用鸿沟的问题上,为什么“苏州模式”能成功?苏州做了哪些别的地方没做的事?这也是国务院金融委督导组此行想要求解的疑问。

信息不对称:银行和企业如隔山

对于现在的何志祥来说,500万看起来是那么遥远。

“土地都抵押了,家里的回迁房也抵押了,现在已是抵无可抵、押无可押。”在接洽过几家银行后,何志祥意识到,拿到新增贷款的希望愈发渺茫。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拿不到新贷款,公司就无法升级生产设备,海外客户订单也就泡了汤。何志祥一直坚信,只要解决500万以内的信用贷款,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何志祥的诉求并不是无人回应。在督导过程中,不少银行反映,并非他们不愿向何志祥这样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而是类似企业的资质“难看清”。“这些小企业的财务‘三张表’根本没法参考,信息不规范、不完整,很多企业的现金流数据都是断的。”江苏一家国有大行苏州分行行长无奈地表示。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这类报表参考价值并不高。银行更倾向于从企业水电费、员工社保缴纳、海关报单等维度来全面观察企业真实运营情况。

但为获取这些数据,银行必须与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一家一家地谈合作、获取数据,并实地调查企业情况,耗时耗力费钱。“每家企业情况都不同,我们没有那么多客户经理去覆盖众多小微企业。”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根据相关数据测算,目前,江苏省银行业平均每个小微金融专业服务人员要对接近44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人力可谓捉襟见肘。而根据实践经验,当一名小微信贷人员服务小微企业达到30家时,其精力和工作强度已相当饱和。

多方数据的零散获取,不仅影响了效率,还给风控能力提升带来挑战。因为精准的风控模型需要全方位信用数据的集合、交叉印证。

“像企业工商、房产、水电、海关、涉诉等权威信息,分散掌握在各个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这些数据有的不公开、不连通,我们很难搜集获取。”江苏一家当地法人银行行长呼吁,尽快在全国形成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

地方探索:企业征信的“苏州模式”

有没有一种办法,把银行所需的各种信息都整合进来呢?

有!2014年,苏州成立了一家国资背景的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征信平台),并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备案。这个平台将散落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共数据集合起来,进行整合筛选。

正是得益于此平台,小微企业“首贷申请难”的局面在苏州被打破。今年以来,苏州有1900多家企业通过该平台获得“首贷”资金。

“只要企业授权,系统就能采集该这家企业在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数据,自动生成征信报告供银行查询。”在苏州银行总部,工作人员随机打印出一份刚刚完成线上融资的小微企业的征信报告。几十页报告里,从企业用电到法院诉讼,各类信息一应俱全。

全方位的征信报告,不仅为银行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还能大大提高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成功率。

细看上述小微企业的征信报告,其实这家企业财务方面盈利不佳。但由于多环节、多维度的公共信息佐证,完整地刻画了小微企业信用全貌,它仍然获得了银行贷款。

“征信平台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准公共基础设施。”一位征信平台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公共设施已采集了来自税务、社保、环保、海关、国土等72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累计入库数据超过1亿条。

由此,原先银行口中“看不清、摸不透”的小微企业,也开始有了全面清晰的征信画像。做到“了解你的客户”的银行们,对小微企业有了新的态度。这点,从“首贷”通过率得以窥见一二。

在小微企业中,首次申请贷款者往往更难获得资源。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反映贷款难度提高的314户小微企业中,有14户今年以来申请过贷款但被拒绝,其中13户是首次申贷。

苏州征信的“利器”改变了这种局面。截至9月末,通过苏州征信平台对接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1900多家企业实现了贷款“零突破”,共获得了121亿元“首贷”资金,还有1196家企业累计获得了1140亿元的信用贷款。

化零为整:社会信息共享 形成小微信用全貌

“苏州模式”能否向外输出?

来自苏州邻市的一位地方政府官员慨叹,想要复制并不简单。“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打通,直接触及不同政府部门、各行政区县之间的利益,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牵头部门统筹推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做成。”

“搭建平台最大的难点在于信息采集难、持续推进难。”作为平台建设推动的重要参与人之一,一位苏州市金融办负责人对此亦感触颇深,“项目涉及条线部门众多,数据库有的在省局。区县单位又分散、行政体系条块分割,一些地方数据还另有应用,不是所有区县都能快速响应。另外,各部门系统频繁更新,也给信息采集的持续性带来很大挑战。”

因此,政府能否统筹协调关乎成败。苏州征信平台搭建之初,就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来牵头,作为重点工程推进,并制定了配套工作机制与任务清单。政策资源也同步加持,2016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和苏州市政府联手设立苏州征信体系试验区,更加速了平台试点推进。

“苏州模式”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范本。而在江苏全省范围内,企业信息共享的另一种解决方案———“银税互动”也在实践中。自2015年以来,江苏税务部门已与35家商业银行合作,基于企业纳税等信息,推出了“税e融”等20多个金融服务产品,累计向纳税人发放了近1100亿元信用贷款。

从全国来看,更顶层的企业征信骨干系统也已落成。目前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已经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了集中统一,超过3300家金融机构接入系统,同时收录了超过2500万户企业和组织的信贷及非信贷类信息。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信用建设全面铺开,企业的信用画像将日渐清晰,沉睡的小微企业信用将被充分调动,获得与之匹配的资金支持。

不过,如何保障信用数据合法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征信工具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也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