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农村扶贫 重在发挥企业家精神

2018-11-16 08:53  新华网

日前我陪同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和深圳兆恒水电董事长徐国胜到中缅边境一个叫松坡村的小山村考察,这个村坐落在云南盈江县的崇山峻岭之间,村民以傣族和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一个两千多人的行政村,占地面积居然有七十多平方公里,村寨散落在高坡深谷,海拔落差超过1500米。这里土地肥沃,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宝地,当地人称“扫帚插在地上能开出花来,拖把挂在墙上能长出蘑菇。”

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村子是盈江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典型贫困村,我们走访了几家农户,真可谓家徒四壁,种几亩甘蔗、玉米,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见到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容分说,就到地里掰几个玉米来招待我们。

过去人们常说“靠山吃山”,现在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番银行家、企业家和当地干部、村民围坐一起,讨论的话题正是如何唤醒沉睡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盈江县最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们这次调研的是平安银行在当地的“村官工程”金融扶贫试点项目。深圳兆恒水电公司几年前看到这里水电资源丰富,考虑在这里建水电站,而水电站建设是一个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的项目,由于缺少资金,项目迟迟没法推进。平安银行将该项目列为“村官工程”产业扶贫的试点,提供优惠利率的扶贫贷款,支持水电站尽快建成投产,村民们拿到水电站征地补偿,并出工出力参加水电站建设、运营,获得稳定收入。此外,电站与村集体签订帮扶协议,每年拿出相当于贷款余额一定比例的资金帮助村集体发展产业和帮扶贫困户。

松坡村盛产的核桃和草果,都是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产品,可是鲜核桃和草果都不好保存,鲜果摘下来就算价格很低,也只能贱卖。今年核桃卖六、七毛一斤,草果三四块钱;而去年核桃卖到两块五一斤,草果十块钱。村民因为没有条件烘干鲜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贩压价收购,把钱赚走。家里只种了核桃的村民,今年全家的收入就只有去年的两成多,一下子全家返贫。而且因为眼下农产品不好卖,农民就没有积极性扩大种植、维护产品品质,没有产量和品质,村民的收入就更少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徐国胜和胡跃飞与村民商量,争取为村里办个烘干车间,村里的农产品采摘下来后先烘干保存,等到价格高的时候再卖。同时,徐总提出,当前电站上网电价是一毛八一度,而工业用电要八毛到一块钱一度,如果可以争取到政府同意加工厂用电由电站直供,这样加工出来的农产品就更有价格优势,还愁没有销路么?此外,这里山清水秀,还可以对库区做进一步开发,村集体与电站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开展垂钓、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一条横穿松坡村,直达腾冲的公路正在修建,以后从腾冲来松坡村,就更方便了,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就更大了。

这次松坡村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是对于“精准扶贫”这个宏大的课题,我们有了更深的感悟,达成了共识:大大小小的企业家应该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角,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挖掘当地的资源,特别是持续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依托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产业, 从而带动贫困农户加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产业才是致富之源,而产业的兴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在金融扶贫方面,平安银行的探索具有宝贵的价值。作为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平安银行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引入“资金”活水,通过金融扶贫助力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就是用“商业的手法”来做扶贫。平安银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金融信贷为支点,支持水电工程建设反哺当地社区,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公益探索,在盈江地区得到地方政府、水电企业和当地民众各方支持,有进一步总结推广的价值;这也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扶贫策略,如果一个地方的企业家精神被激发出来,代代传承,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

(作者:郭宇宽,著名媒体人)

责任编辑:袁上草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