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起 烧战船
在全球100多万亿美元的大类资产市场中,大宗商品大概占比5%,债券和股票各占45%。
原油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据分析,原油资产规模大约在1-2万亿美元,占全球大类资产总规模的不足2%。
原油资产总规模不大,但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原油市场一有大动静,全球资本市场便“风声鹤唳”的原因。
据中粮期货研究院副院长柳瑾分析,无论是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包括房地产和基金,最根本的逻辑都是受利率和汇率影响。而利率和汇率本身就像DNA双螺旋结构一样,互相影响。二者与原油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传导路径。
“欧美投行以及大型养老基金,会根据利率和汇率变化调整所有的投资组合。即便原油供需没有发生改变,但因配置需求的改变,原油的买盘和卖盘也会出来。原油作为商品之王是国外大投行和大基金会直接配置的品种。当整个系统性风险发生变化时,权重配置会变化,这不是供需可以改变的。”柳瑾表示。
从国内市场来看,他认为,按照同样的比例来推演市值,未来原油资产相关市值会在5100亿元左右,是非常不容忽视的规模,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国内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变化。
据了解,原油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传导到资产配置层面的路径,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
一是原油的供需,为实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牛播坤、徐阳表示,油价大跌,产油国经济最先受到不利影响,因原油出口收入会急剧下降。而油价大跌对原油进口国的影响则类似“刀尖上的舞蹈”,未必全然皆是利好。油价走低会刺激消费,提振企业生产意愿,特别是对原油消费大国更为如此。但同时原油价格走低也会引发输入型通缩,提高企业债务成本,带来资金链崩裂风险,还会抑制实体企业的投资意愿,若考虑到通缩预期对消费的抑制的话,负反馈效应将更加明显。
二是原油作为基础工业原料,其走势可以反映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及其变化。据分析,原油作为通胀资产,当市场对通胀预期提高时,资金会增加对原油或者是农产品等通胀资产的配置力度。而“在全球经济复苏不明朗前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跌极大地影响了通缩预期。而对通缩的担忧引发各个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上做出更多改变,进一步引发金融资产的重新定价和资本流向的重新调整。”牛播坤、徐阳分析,全球经济下行使得市场风险上升,随着美国正式退出QE,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敞口被打开。被高流动性掩盖并扭曲的高价原油市场将不复存在,全球原油市场真实供需关系也将被重新审视。
从历史走势中可以看出,每次美元进入强势周期时,就是原油步入弱势的起点。也就是说,原油和美元常常以负相关的姿态出现在投资者面前。原油市场长期以来也以美元定价为主。反过来,原油市场的变化也常常被当作美元的货币之锚。
“当美国的利益需要美元强势时,会通过自己全球的政治军事力量去增大原油的供应量,造成绝对价格下降。”柳瑾表示,此外,从商品货币角度看,加拿大元也与原油息息相关,加拿大油砂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该国货币可以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价格的重要参考。此外,由于俄罗斯拥有常规油气资源的巨大产量,因此卢布也可以作为常规油气资源价格的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