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剖析美国经验的政策陷阱

2018-12-17 22:14  新浪读书

《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 [美]莫妮卡·普拉萨德 余晖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 [美]莫妮卡·普拉萨德 余晖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到2016年大选,美国暴露了自身积累已久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撕裂的国家、多元利益的掣肘、两党的互相攻讦。而在这混乱无序的背后则是底层人民扫地出门,中产阶级美国梦碎。但问题并非凭空产生,对美国的流行想象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作为超级富足的世界强国,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形成了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共存的尴尬局面。对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解释,并以此预测未来,提供镜鉴。

印度裔学者、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莫妮卡·普拉萨德(Monica Prasad)在金融危机后便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在此之前,她便对自由市场的政治学以及财政社会学有深入研究,在深厚的学科积累基础上,她再次独辟蹊径,将历史维度引入政治经济分析,以比较视角检视了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需求侧”理论。她以税收和金融为支点,以19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农业利益促进运动为主线,将那些遥远的、细碎的文献资料整合进了条缕清晰的逻辑框架,生动且令人信服地论述了今日美国矛盾的历史根源。

《过剩之地》甫一出版便斩获了美国社会学协会最佳图书奖等六项大奖,引发热议,其本人也成为社会学界的一颗新星。

自由放任的神话,政府干预的真相

对于美式贫困的常见解释是认为美国政府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弱”美国政府的神话如象征符号一般影响着人们对美国的认知。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过剩之地》开篇就直截了当地破除了人们对美国自由放任神话的迷思。

故事从美国FDA的巾帼英雄开始,当欧洲国家因宽松的消费管制而为某款药品付出惨重代价时,美国却因在政府干预背景下的个人英雄行动而躲过一劫,挽救了无数婴儿的生命。回溯历史,这并非特例。一场虚拟的美国农民欧洲之旅就此踏上征程,从 19 世纪 90 年代到 20 世纪的前 30 年,在反垄断、管制、税收和货币改革四个方面,美国的政府角色和强大干预力都甚于欧洲诸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农民本希望在欧洲学习到更先进的政府干预经验,但却败兴而归,原来美国才是政府干预的典范。

被忽略的历史,被忽视的农民

既然美国本就有着强大的政府干预传统,那为何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比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欧洲诸国,其在高速发展五十年的基础上较好地协调了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那么美国到底有何不同?普拉萨德不满于过去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各种主流解释,它们都普遍忽略了一段重要的历史和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美国农民。

19世纪晚期,美国经历的是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经济增长,其生产的初级原材料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平衡,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上金本位制的掣肘导致了令人沮丧的通货紧缩,最终农业生产的极大提高反而伤害了农民自身。当时,路易斯安那州的传奇州长休伊·朗质问道:“这是一片超级富足的过剩之地,可为何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呢?”

经济失败必然导向政治行动:欧洲诸国的主导性回应是贸易保护主义,相反,在美国,农业对价格不稳定性的关注先是转变为对生产过剩的关注,随后就转变为对财富集中的关注。农场主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滋生出强烈的国家主义倾向,并与民粹主义国家行动者互动,最终导致美国走向了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国家而不是福利国家。

按揭凯恩斯主义兴起,过剩之地的贫困悖论

《过剩之地》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对这段历史和农业利益促进集团的详细追溯。 普拉萨德以其深厚的财税学积累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能力,为我们重现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促进农业利益的税收管制和金融管制,在政治狂人的“共享财富”实验、两党斗争的激烈交锋、农业利益集团的积极游说,以及大资本家的妥协周旋和舆论宣传中,确立了美国经济的消费导向。美国最终以“需求侧”经济与欧洲诸国的“供给侧”改革形成对比,最终走向了按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发展道路。

简单来说,按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模式让美国以信贷消费代替了欧洲国家采用的福利国家政策。这一模式为美国带来了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然而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无论是住房还是教育都依赖于信贷消费,于是因各种原因被排斥在信贷体系之外的美国人就成了美式富足下悲惨的贫困人口。无论是扫地出门,抑或美国梦碎,都是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直接后果。

普拉萨德在《过剩之地》中以完整的逻辑链条阐述了一个圆满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在很大程度上给出了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的理论和现实解释。她试图让我们警醒,以信贷和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长远弊端,希望重视福利国家在稳定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然,本书对中国读者的意义也不止于此。或许普拉萨德的结论与立场仍有待接受更多的争论和检验,但更为重要的是,她让我们了解到美国政治经济的动态变化特征,而这一变化则是对各种经济决定论的重要补充。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并非某些一成不变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因应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他们各自都会改换立场,争取不同选民的支持。而在此过程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又会出现不同的转向甚至转折。如此,《过剩之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美国的一个动态的视角。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当前的国内外局势下,《过剩之地》的出版可谓生逢其时,正如本书代译序中顾昕教授所言:“《过剩之地》讲述的是美国有为政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法,特别值得中国学人仔细品味。”

《过剩之地》内容简介

美国道路为何对贫困问题无能为力?扫地出门、美国梦碎,“需求侧”经济如何引发今日危机?揭示美国政府干预的真实面相,避开美国经验的政策陷阱。斩获美国社会学协会社会学杰出学术贡献等六项大奖。

《过剩之地》令人信服地证明美国政府干预的传统由来已久,且非常强大,但为何政府干预力如此强大的美国,却没能遏制自己在发达国家中居高不下的贫困率?历史倒退回19世纪末,彼时美国爆炸性的经济增长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农业利益促进运动。这场运动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确立了促进农业利益的税收和金融政策,这些政策没有带来欧式福利,却非常讽刺地导致了信贷民主化,开动了美国经济的消费引擎。读史早知今日事。底层扫地出门,中层美国梦碎,“需求侧”经济撕裂了今日之美国,然而原因却要到历史中去寻找。

编辑推荐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路易斯安那州的传奇州长休伊·朗却质问道:“这是一片超级富足的过剩之地,可为何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呢?”

休伊·朗是那个时代美国政治经济的典型代表,这位令罗斯福都忌惮三分的政治狂人,在奇袭、拳斗、谋杀、弹劾和大量的口诛笔伐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贫困悖论的激进政策。而在多次戏剧性的政治博弈中,美国走上了一条非同寻常的经济发展道路。

美国道路为何对贫困问题无能为力?“需求侧”经济如何引发今日危机?

揭示美国政府干预的真实面相,避开美国经验的政策陷阱。

斩获美国社会学协会社会学杰出学术贡献等六项大奖

作者简介

莫妮卡·普拉萨德(Monica Prasad),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协会(ASA)比较历史社会学组主席。研究领域涵盖经济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新自由主义、美国税收制度的发展、以及美国持续的贫困是她关心的主要议题。普拉萨德还是多个知名学术奖项的获得者,包括富布赖特奖学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教员早期职业发展奖、古根海姆社会科学类奖学金和拉塞尔·赛奇基金会奖学金,是社会学领域的学术新星。另著有《自由市场的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新财政社会学》(The New Fiscal Sociology)。

译者简介

余晖 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铅山县。先后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助教、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基金会项目官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其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专业评论

普拉萨德为弱美国福利国家的成因提供了引人注目的新解释,并表明学术界、政界和新闻界认为美国比欧洲国家更自由、干预更少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理查德·拉克曼,《国家与权力》《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作者

《过剩之地》对美国政治发展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普拉萨德认为信贷是美国福利国家以及强健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但以信贷为基础的福利国家,其关键的脚手架就是显著的管制制度,这一管制制度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一直都在搭建之中。而当管制和累进税制被拆除时,信贷却在继续扩张,其结果就是不平等和经济灾难。由于未能理解税制、信贷扩张和管制之间的重要相互影响,美国的政客们同时对民主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康奈尔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桑德斯

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答案,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福利国家如此脆弱,以及为什么如此多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普拉萨德通过使用纵向的历史证据和横向的跨国证据提出了一个简洁的论点,即在管理收入分配方面,各国其实是在福利计划和消费信贷之间做选择。20世纪40年代,美国选择了消费信贷,并从那时起一直信奉“按揭凯恩斯主义”,这种做法不仅对真正的穷人无益,而且还引发了经济波动。《过剩之地》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讨论议题做出了惊人的,但最终也是令人信服的贡献。——弗兰克·多宾,哈佛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江文军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