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走过的40年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图书出版业紧密围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根据1978-2017年的统计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图书出版总量规模迅速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出版社数量稳中有升、覆盖门类齐全,图书出版总量规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2017年较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相比,出版社总量增长了4.3倍,年均增长4.3%,总品种数增长了33.2倍,年均增长9.5%;总印数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2.3%;总印张数增长了5.0倍,年均增长4.7%,其中在恢复发展时期,出版社数量、图书出版总品种、总印数和总印张数均增长最快,另外,与1988年相比,2017年的定价总金额增长了26.8倍,年均增长12.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
第二,图书出版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图书出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持续上升,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79.60亿元,较2012年相比增长21.6%,年均增长速度4.0%;实现利润总额137.48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19.3%,年均增长速度3.6%。
第三,经典著作、精品力作不断涌现。40年来,图书出版经历了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发展转变,图书出版业欣欣向荣、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图书出版机构大理实施精品战略,加强内容创作生产,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比如在主题图书出版方面,一大批质量上乘、社会影响力广泛的优秀主题图书策划出版,据《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资料显示,2017年有17种主题图书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占年度累计印数100万册及以上图书的29.3%;8种进入印数前10。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累计印数超过24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超过500万册,《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7》超过700万册。列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6.8万册,是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1.4万册)的4.9倍。
第四,图书出版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创新发展时期,图书出版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出版总量稳定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规模与实力明显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
2012-2017年,全国出版社由547家增加到552家,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总品种数增长23.8%,年均增长4.4%,其中新出品种增长速度(5.4%)明显低于重印品种增长速度(49.7%),说明图书出版单位由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市场整顿初见成效;总印数和总印张数除在2014年出现小幅回落外,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这一时期图书定价总金额较2012年增长46.3%,年均增长7.9%,低于上一时期的整体增长速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
2018年的出版业
了解了1978-2017年出版业的发展成果,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2018年出版业的发展情况。12月16日,2018中国出版年会召开,会上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报告如下:
2018年是出版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大使命任务,对新时代新闻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出版业的主基调是不断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 出版改革继续深化
2018年出版业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改革出版管理体制,建立党政合一的出版管理机构。
2018年2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3月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为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牌子。新闻出版的管理职能整体并入中央宣传部,是出版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的一次重大改革。目前中央出版管理机构的改革基本完成,各省、区、直辖市的机构改革也基本完成。
第二,继续推进出版单位公司制改革。
2018年2月,财政部、中宣部联合发布《中央文化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18年底前,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文化企业,全部改制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按此要求,已经转企尚未完成转制的中央部委所属出版社,开启了第二轮的改革工作。他们将按照两部门要求,在今年底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制企业。
第三,继续实施优惠的财税政策。
2017年5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 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 》,把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销售或进口税由13%降低到11%,2018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印发《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把11%的增值税再次降低到10%,2018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发布通知,把2017年底已经到期的文化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延续到2020年12月31日,包括7类出版物在出版环节执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政策,对2类出版物在出版环节执行增值税先征后退50%的政策,对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等。
第四,继续全面深化出版业改革。
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两个文件,这表明中央高度重视出版工作,也表明继续推进出版改革的决心。
《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内容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出版管理,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中央一次会议同时出台两个出版方面的文件,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 引导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第一,加大书号调控力度,引导出版企业提高图书质量。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出版管理机构对书号总量进行了宏观调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图书品种快速增长局面得到控制,重印图书品种增加,单品种图书的销量实现了增长。据CIP统计数据,2018上半年全国各出版单位共申报各类图书选题141527种,比2017年同期减少9406种,同比下降6.23%,这说明图书品种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书号调控政策也使得不少出版社感到了不适应,自费出书的成本明显增加,尤其是民营书业企业感到了更大压力。书号资源趋紧,要求出版单位改变以品种扩张带动规模增长的观念,转而确立少而精的思路,实施精品战略,用较少图书品种占领更大的图书市场。当然,制约图书质量提升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多方施策,综合发力。
第二,加强主题图书引导,促进出版繁荣。
2018年1月,中宣部办公厅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6月,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公布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目录。在中宣部的规划引导与国家出版基金及有关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各出版单位围绕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推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改革开放为什么成功?》《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国家记忆》等一系列主题出版物,这些主题出版物贴近现实、突出原创,特色显著,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特别是《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热播带动了相关图书的销售,形成了热点与亮点。
在主题图书出版亮点不断的情况下,财经图书、少儿图书、传统文化类图书、科技图书、名人传记、悬疑小说等也都比较热销。如《今日简史》《原则》《云边有个小卖部》《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等,另外金庸的去世,也带动了武侠小说的销售。人文社科图书不断扩宽选题范围,塑造新的形象,传授新的方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情感抚慰和精神动力。
第三,产业发展稳中求进,资本运营亮点频现。
2018年以来,教辅政策调整对部分出版社的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加之贸易战、纸张涨价、印刷厂搬迁、新媒体冲击都导致出版成本上升,带来期刊停刊、书价上涨等现象,在各种困扰中,出版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发展。据2018年上市公司3季报,16家国有出版上市公司前3季度平均净利润增长5.78%,16家国有出版上市公司中只有4家净利润下滑,12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中国出版增幅最大,达到57.08 %。2018年5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出版发行集团获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占文化企业30强的43%,显示出版发行集团的规模与实力在逐步增强。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受此利好信息影响,出版类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提振,中国科传作为知识产权概念龙头受到资本市场追捧。据媒体报道上交所即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新华传媒作为创投概念股得到资本市场青睐。
此外,中文传媒收购的手游公司智明星通登陆“新三板”、城市传媒拟参与认购美元基金、时代出版拟受让盛通股份股票等也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出版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对扩大其品牌影响、促进公司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传统出版与新技术、新媒体进一步融合
第一,新型图书不断涌现。
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各出版社努力实现图书与新媒体融合,促进图书形态变革,用丰富的图书形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形成了图书数据库、电子书、有声书、AR/VR图书、多媒体电子书、现代纸书等多种图书形态,2018年各种新的图书形态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一是有声读物。播客、智能音箱的广泛使用,使得语音命令和音频成为人们使用电子设备的重要方式,有声读物成为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2018年各出版单位进一步加强与一些著名的音频平台合作,加大了对有声读物和有声读物平台的开发与投资力度,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围城》音频版等。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调查数据,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提高了5.8%。0—17岁的未成年人听书率也达到了22.7%。听书已经成为各种阅读方式中增长最快的阅读方式之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围城》有声音频版
二是AR/VR图书。AR与VR图书是未来图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它利用二维码技术将相关的音频、视频、虚拟现实内容等与纸书链接在一起,可使人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2018年AR图书更受市场关注:《朗读者》《开学第一课》《谢谢了,我的家》“From Bai”《曾国藩(唐浩明讲解版)》《经典咏流传》等AR图书深受读者喜爱。
7月19日,唐浩明携视频讲解版《曾国藩》亮相深圳书博会
三是现代纸书。现代纸书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纸书和互联网服务连接起来的新型出版物。2018年现代纸书的制作与出版技术更为成熟,应用领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2018年7月数传集团在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了RAYS5.0系统,创造了一个出版单位、作者、编辑、读者良性循环的生态链。目前,现代纸书在教辅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现代纸书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第二,专业知识服务与大众知识服务齐头并进。
2016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筹建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截止2018年,已经遴选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110家,包括各类出版社、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这标志着“国家知识服务平台与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在知识产品研发、平台运营能力及拓展服务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试点单位研发的知识服务产品已经超过200个,一个以专业出版单位、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服务平台即将对外提供服务。
互联网知识付费也稳步发展,2018年知识付费已经有3亿用户群体,知识付费市场正从2017年井喷式发展期过渡到稳定应用期,知识付费的模式正在进一步明晰,知乎、得到、喜马拉雅等一些大的知识付费平台出现了向在线大学发展的趋势,一些出版单位的大众知识服务平台如中信书院、华章书院、湛庐阅读等也在知识付费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华章书院
第三,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出版逐渐兴起。
2018年,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在新闻出版业的应用日益广泛,重塑了出版业的流程和模式。目前,利用机器算法实现内容的精准化、个性化推送,已成为数字内容平台的重要发力点,例如人民法院出版社的法信平台已经能够为法官判案智能推送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法院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8年11月时代出版投资持有早教机器人公司乐博教育100%的股权的盛通股份,透露其布局早教机器人的意图。2018年有多家24小时无人书店在北京、杭州等地开业,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购书的便利和新鲜的购书体验。另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发的百科智能机器人等也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新成果。
◆ 营销渠道更加多样,营销创新更具特色
第一,实体书店持续复苏。
2018年中央关于图书发行的优惠政策再次延长,地方政府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不断加大,如北京市《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18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体书店建设,到2020年建设200家特色书店,打造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其他一些省市也出台实体书店扶持计划。在政策扶持下,实体书店呈现继续复苏的趋势,西西弗、言几又、单向空间、钟书阁等民营特色书店相继开办新店。国有出版单位中北京出版集团、三联书店、中南传媒等也相继开办新书店。2018年实体书店继续向文化体验空间转型,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阅读场景,对图书的展示、宣传和销售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网络书店强化了内容引流。
2018年网络书店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内容引流。天猫图书与阿里文学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天猫读书”App,方便了消费者、出版者及作者的互动交流。京东图书上线京东微信荐书联盟,借新媒体吸引流量。当当网通过关键意见领袖引流升级实现了营销创新。
第三,出版营销新招迭出。
2018年出版社在营销方面也屡出新招,或者举办各种奇特的发布会和营销活动,或者巧妙利用微博、微信、直播等方式吸引读者。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号成为了营销图书的新工具。长江新世纪发布的关于著名主持人朱迅新书《阿迅》的一条抖音,一天内观看量突破千万,促销效果非常明显。
◆ 出版“走出去”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展形象,就是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出版行业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的号召,实施了出版“走出去”系列工程,中国出版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第一,“走出去”图书内容精彩纷呈,广受欢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等主题图书在海外广泛传播,为国外读者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状,了解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层原因,提供了重要参考,使中国主张、中国故事、中国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认同。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学术图书,《平凡的世界》等名家小说,《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等少儿图书、《华为靠什么》等经管图书,《中国机器人》等科技图书等也都对外输出版权,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发展提供了窗口,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二,“走出去”出版物的形态更加多样。
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AR图书《朗读者》《谢谢了,我的家》分别与俄罗斯、德国等签订了多语种版权。中文在线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共同签署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建立了以电子书、视听资源作为核心资源的“中国馆”。掌阅科技的掌阅App海外版已上线英语、韩语、俄语等14个语种版本,阅文集团的起点国际已上线英文翻译网文作品150余部等。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与中国联通、阅文集团、掌阅科技联合通过易阅通数字平台进行海外市场运营。各种满载中华文化的新的图书形态和新媒体形态走出了国门,受到了海外读者的欢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在“走出去”中的优势逐步显现。
第三,“走出去”更加务实,注重实效。
2018年出版业“走出去”更加务实,国际编辑部、国际组稿、中国书架等有利于借助国际合作方优势,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好的模式,成为许多出版社不约而同的选择。
商务印书馆、山东教育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译出版社等先后在国外设立中国主题图书编辑部,国际编辑部的数量日益增多,提升了“走出去”的针对性和国际运营能力。上海译文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推出的国际组稿项目成果不断涌现,提升了出版物的国际水平,较好地适应了海外读者的需求。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五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承办的2018年“中国书架”项目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法国尼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处落地。“中国书架”走进了更多国家的更多书店,方便了海外读者购买与阅读,提升了走出去的效果。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 周年,也是新闻出版业转隶中宣部,新的管理体制正式运行的第一年。出版行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坚持建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坚持传统出版与新技术、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坚持对外传播中国价值、树立中国形象,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