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

新三板改革蹄急步稳

2018-12-26 08:12 中国证券报   谷薇

新三板引领指数专家委员会日前成立,引领指数系列有望于近期发布,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再添新成果。2018年以来,新三板改革不断推进,进一步强化监管,发行、交易、投资者适当性等制度不断完善,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功能不断完善,有力服务了广大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和升级发展。在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关键节点,新三板未来应进一步发挥制度等优势,创新内容与形式,不断推进存量与增量改革,在资本市场有效服务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回顾2018年,强化监管,对不按时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予以强制摘牌;完善差异化信披制度,制订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发行制度改革;加强新三板投教工作;推出“新三板+H”制度;允许外商投资新三板等。今年以来,新三板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推出。招招针对挂牌公司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打通“痛点”,不避“难点”,有效提升了市场效率,激发了市场活力。

经过近六年建设,新三板企业数量已过万家。新三板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持续推进改革是新三板完善市场功能,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必要途径。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具有特色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新三板的定位和功能使其承载着资本市场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使命,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市场有需求,制度有空间。

新三板持续推进改革具备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从企业基础来看,挂牌企业中有代表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也不乏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行业,以及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优质企业。这些企业治理规范、成长性突出。从制度基础看,新三板市场已构建了契合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的制度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集中市场标准化服务和中小微企业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矛盾。从风险控制来看,新三板将包容性的挂牌准入与较高的投资者门槛结合,建立以主办券商推荐和持续督导的市场化遴选约束机制;完善了企业摘牌退出机制。新三板市场运行平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新三板通过持续推进改革,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方面成果显著。新三板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有和无”的问题。截至2018年11月末,新三板6165家挂牌公司完成9942次股票发行,融资合计4664亿元。一批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顺利完成融资,1379家公司在亏损阶段获得融资。总计完成并购重组交易1297次,交易总额1941亿元。

展望未来,新三板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改革中不能缺位,且空间很大。新三板下一步改革,不能是现有制度的修修补补,而应是系统全面地深化改革。全国股转公司负责人多次强调,新三板将以市场精细化分层为抓手,统筹推进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信息披露和监管等各方面改革。

此外,新三板丰富的行业和业态,不同阶段和规模的企业状态,要求新三板既要为进入高速成长期的优质企业提供更高效率的融资制度以及相应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管理,同时要根据海量公司多元化特征和差异化需求量身定制有针对性市场服务。新三板须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和分步推进的思路,不断解决发行、交易等方面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存量改革,逐步推进增量改革,建设理念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完备、服务更加灵活,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生态的新型市场。

责任编辑:张怡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