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联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保险经纪”)日前发布公告称,经过审慎考虑,公司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此时距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仅一年半时间。这是今年以来第三家在新三板摘牌的保险机构。
摘牌原因各异
挂牌门槛低、费用少又能实现融资“补血”等特点,是中小保险机构彼时登陆新三板的主因。近4年时间,已有永诚、众诚、锦泰等3家保险公司和32家保险中介公司(包含代理、经纪和公估)挂牌新三板。
争上新三板的背后,其实是中小规模保险机构融资压力日渐高企的真实写照。然而,挂牌时间不足2年,保险机构便开始出现离场的迹象。
今年7、8月,北京华谊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谊保险销售”)、江苏东吴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吴保险经纪”)相继摘牌,但原因各异。
华谊保险销售是被强制摘牌的,原因是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且自期满之日起两个月内(即2018年6月29日)仍未披露,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东吴保险经纪则是主动申请摘牌,不过10月又被爆出将被另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收购64%的股权。
中联保险经纪是年内第三家申请摘牌的保险机构,也是第二家主动申请摘牌的保险机构。市场对于保险中介机构摘牌背后原因的分析,均指向挂牌成本和收益不匹配,即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但是挂牌后的信披义务和监管要求却让其倍感压力。
一家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对此直言不讳:“一方面,近年来保险中介市场整体竞争激烈,有些公司连挂牌年费都快付不起了,‘活下去’是第一要务;另一方面,挂牌后对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公司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挂牌后的相关工作。”
交易量惨淡 逾半“零成交”
当然,保险中介机构陆续在新三板摘牌也与今年新三板市场整体环境不无关系。“由于流动性等问题,寄望于通过新三板解决资本补充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一家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说。
成交量依旧是挥之不去的痛。据上证报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从交易情况来看,在新三板挂牌至今,多数保险机构遭遇了交易惨淡的尴尬,甚至近半数保险机构的成交量为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保险机构在新三板面临的募集难、频率低等是共性问题,在新三板市场的大环境下,保险机构很难独善其身。
“如果不是考虑到时间、成本、精力等问题,登陆新三板其实有利于中小保险机构提升品牌效应和公众化程度,倒逼公司规范发展,完善治理能力。”一家中小保险公司负责人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