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之情溢于言表,但市场仍有一定顾虑,近期跨年资金价格明显抬升就体现了这种担忧。综合机构观点来看,跨年叠加春节时点,货币政策需兼顾内外平衡,市场利率可能出现波动。不过,预计届时央行将灵活运用逆回购、降准、MLF续作、春节期间临时流动性支持等工具予以应对,资金面跨年大概率平稳。
本周7天、14天期逆回购利率分别上探4.8%、6%,双双创下近半年新高,表明市场对跨年流动性预期仍偏谨慎。投资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除常规跨年扰动因素外,2019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可能提速,货币政策除了对冲和管控春节因素外,还需重点应对地方政府债发行缴款因素,对流动性的考验更大;二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在于宽信用,同时政策还需稳汇率及预防金融市场加杠杆抬头。恰逢跨年叠加春节时点,兼顾内外平衡的同时不排除资金面出现结构性紧张。
但要看到,市场流动性同时具备三大支撑,决定了未来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状态不会改变。
首先,2019年货币政策相比今年可能更偏宽松,明年1月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降准以对冲资金缺口的可能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同于过去两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提法,去掉“中性”或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相比今年更宽松。同时,为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准与结构性降息仍是可选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春节因素的管理方面,央行倾向使用创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替代单纯采用逆回购操作。机构认为,央行此次也可能采用2017年年末时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等工具对冲春节因素。
其次,与往年相比,此次跨年资金面面临的不同因素主要是配合地方债发行,预计央行流动性操作会予以支持。
最后,货币政策虽需兼顾内外平衡,但重心仍在于内部平衡,并且海外环境和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正在弱化,外汇占款继续下降的风险不大。2018年以来,内外平衡以内为主的政策取向非常明晰,尤其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决议出台之前,中国央行通过“重启逆回购+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三管齐下“补水”,且随后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充分体现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看,近期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加息路径的预期出现分歧,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趋缓,对中国汇率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掣肘也将继续弱化,中国央行降准甚至降息的空间进一步打开,预计“宽货币+宽信用”的政策组合将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