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楼市趋于理性 调控因城施策更加精准

2018-12-28 14:09 证券时报   张达

今年以来,在中央“房住不炒”定位和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精神指导下,各地政策持续加码,年内累计各项调控政策多达450余次,成为历史上房地产调控最密集的一年。正是在这一从严调控的背景下,全国楼市经历了从局部过热到整体降温的过程,市场预期出现了积极变化,房价、销售、投资、地价等多项房地产指标均明显降温,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不过,在楼市深度调整期,特别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有关楼市调控放松的传闻也此起彼伏,明年调控政策和市场走向备受关注。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思路没有改变,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意味着抑制非理性的投资、投机需求的“主体性”政策仍然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调控策略指导下,将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调控自主权,也把城市楼市稳定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到地方。

业内人士还指出,当前楼市面临行政调控弊端逐渐凸显的问题,建议政府应当管好预期、完善调控和加快改革三策并举协同推进。

市场:从局部过热到整体降温

上半年,多地楼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部分前期调控彻底或经历多轮加码的城市市场降温明显,但仍有部分城市出现过热苗头,“抢房大战”不断上演。如成都某楼盘数万人抢购千套房,杭州某楼盘近3000人抢不到200套房,甚至还有98岁老奶奶参与摇号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开发商暗箱操作、收茶水费、炒卖房号、捆绑搭售等违规行为。因对房价上涨仍有预期,重庆、西安、武汉、南京等“抢人”的热门二线城市以及丹东、粤港澳大湾区、海南等因政策预期带来房价上涨预期的地区,房价涨幅比较大,投机炒作抬头。国家统计局6月公布的5月70城房价数据环比涨幅仍进一步扩大,市场没有出现明显降温,摇号抢房背后的市场乱象屡禁不止,调控压力继续增大。

继住建部在5月份约谈了西安、海口、三亚、成都、太原等12个城市,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并对进一步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提出6大具体措施后,6月底住建部等七部门决定在30城联合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严打投机炒房、稳定市场秩序。随后,西安、杭州、长沙等地相继出台限购方面的“堵漏”措施,暂停了企业在限购区域购房,长沙也对此前人才落户购房政策“打补丁”,要求不受购房限制的人才至少博士、正高职称以上……数十个省市相继采取行动,楼市调控进入“反炒房”新阶段。

市场预期真正开始转变是在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之后,从8月开始,全国多数地区市场观望情绪增强,投资投机热情下降,再加上8月17日住建部又约谈了海口、三亚、烟台等5个城市,再次强调“房住不炒”,9月后市场形势逆转,进入下行通道。在龙头房企万科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后,更多房企市场预期发生改变,打折促销及降价的项目开始增多,售楼处遭业主“维权”事件也不断上演,个别楼盘遭到了打砸售楼处、拉横幅“维权”、甚至要求退房等较为激烈的行为,市场“秋凉”感受明显。与此同时,国务院关于货币化棚改政策的调整,对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热起到了加速降温的作用。10月底,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集体发声“调控不放松,不能半途而废”,令部分开发商和住房投资者对于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空。

国家统计局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3个月同比下跌,且降幅扩大,市场预期明显转变,消费者观望情绪较浓;17个热点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这是最近4年来首次出现连续2个月超过10个热点城市二手房价格下调,其中一线城市二手房价连续3个月环比下跌。与此同时,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全年最低值,全国300城市土地流拍数量创新高、土地平均溢价率创新低,多个指标均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降温。


责任编辑:袁上草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