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2018年债市118只债券违约

2019-01-01 10:04 券商中国

原标题:2018年债市118只债券违约,涉资是2017年3倍,2019年偿债总量将超6万亿

2018年正式收官,“违约”成为2018年债市挥之不去的标签。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增42家违约主体,涉及债券118只。违约金额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债券市场涉及违约金额达1154.5亿元,而2017年这一数据为337.5亿元。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分析认为,2018年以来的金融严监管叠加政府债务严监管对企业的经营和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前期政策宽松条件下部分企业大量融资,负债扩张较为激进,然而该模式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无法复制。债务到期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18年债券集中违约的现象较为严重,“受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规避情绪加重的影响,民企特别是中小民企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在集中违约周期中最为‘受伤’。除民企外,上市公司也是2018年违约的两个关键词之一。”

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各种金融债券将大量到期,加上2019年内发行到期的信用债,偿还总量将超过6万亿,创出历年新高。相比2018年5.34万亿元的总到期量增加15%左右。

这是否意味着,2019年债市仍将不平静?

平安证券:信用债违约有蔓延扩大风险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格局在2019年有望得以延续。在利率债继续受到投资者追捧的同时,信用债市场的违约仍有进一步蔓延与扩大的风险。

如果说,2018年的违约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企业的话,那么2019年的信用债违约就可能扩展至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与中小地方融资平台。这是因为,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如果持续的话,那么规模更小的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开发商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债务违约的概率自然也会相应上升。

民生证券:信用违约或常态化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李锋认为,2019年信用违约或常态化。

2018年之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率较低,流动性轮动和等级轮动基本有效且发生时间较为同步。进入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出台,对于非标与影子银行的管控,中国债券市场“保刚兑”的压力加大,负面及违约事件频发。尽管信用违约或趋于常态化,但市场对于违约的认知应当更加趋于理性,债务收缩及结构性去杠杆背景下的违约事件有助于市场出清,并对于企业形成警示作用,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合理运用杠杆;同时,以“定向”宽信用为契机,加大对于高新产业的支持力度,也有助于市场“换血”,调整经济结构,长期来讲有助于债市乃至经济体系良性循环。

新时代证券:信用债配置价值显现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2019年债市将维持乐观,债牛趋势还在,无风险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利率债从牛陡走向牛平,长端国债收益率将会进一步下行。

他认为信用债的配置价值显现,可适当下沉资质。而民企债受政策扶持,可择优配置,“民企融资环境将改善,对于民企债不必过于悲观,龙头、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较充裕的民营企业可进行配置。”

至于城投债,信仰得以维持,违约风险暂缓。随着市场风险的整体提升,中低等级城投债配置价值显现。投资城投债可适当下沉资质,但不建议拉长久期。

信达澳银:2019年债牛有支撑

信达澳银基金认为,2019年的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足以对债牛形成支撑,但对冲经济下行的结构性宽松政策,可能加大2019年债市的波动率。稳增长的要求之下,2019年政策可能更多开前门做增量,以求稳住经济,这些政策一方面在发布前后就会直接影响市场预期,另一方面起效之后可能通过融资需求等渠道对债市形成利空。此外,扩大减税+财政收入存在下行压力,意味着赤字扩大,产生对债市供给的担忧;狭义财政开前门需要发行更多专项债,也将产生供给压力。

海通证券:债券牛市没有结束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宏观债券首席研究员姜超认为,在过去10年,中国的的最佳配置并不是股票,而是房地产。通常称之为实物类资产。过去10年,实物资产整体优于金融资产,背后是货币平均增速15%,通胀预期下,实物资产是可以保值的。不过,随着去杠杆和货币收缩,未来通缩风险可能会大于通胀风险。实物类资产将会失去大的配置价值。而能够提供回报的,金融类资产中,债券最确定。

2018年债券是一轮大牛市,2019年债券牛市仍然没有结束。举债发展经济、已经没有出路;去杠杆收货币、驱逐违约劣币;减税让利于民,奖励良币回归;中国资本市场,迎接历史机会。要想解决巨额债务问题,需要做好四件事情:一是货币紧缩;二是债务违约;三是重新创造货币;四是重新分配财富。未来稳增长要靠减税,减税是所有政策的焦点。

华泰证券:意犹未尽,骑牛揾马

“意犹未尽,骑牛揾马”,是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给出的2019年债市策略。

他认为,经济惯性下行但有底;流动性无忧但有度;政策相机抉择下各类资产都可能呈现出波动频繁、趋势性弱的特征,慎做线性外推。融资渠道被动收缩到融资需求主动放缓,广谱利率从分化到收敛,流动性向权益等市场缓慢传导。债市趋势仍在,但空间渐小,需要承担更多风险才能博取收益,提防中长期股债强弱转换。操作策略需要更多元,吃着息差,把握长端,挖掘信用,埋伏转债。高收益债方面,关注政策敏感资产,寻找错杀机会,城投不做最差的,民企只做最好的,房地产抓龙头,过剩产能短久期选差、长久期选优。转债短期交易政策底,中期埋伏股债强弱切换可能。

责任编辑:梁艳红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