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外资绸缪入股理财子公司

2019-01-03 07:40 中国证券报   欧阳剑环 陈莹莹

“我们绝对看好中国资管市场,也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合作伙伴。”一外资行高管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据悉,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银行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多家中小银行表示拟在合适时机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排除个别银行在筹建初期就考虑着手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成立。

券商分析人士预计,理财子公司或超50家,再加上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不断释放利好,外资金融机构入股理财子公司正迎来“黄金窗口期”。但外资金融机构如何将国际管理经验、产品和投资优势真正运用到中国本土市场,仍面临一定挑战。

外资入股迎“黄金窗口期”

2018年末,银保监会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申请。两家大行的暂时“领跑”,让各路资本颇有些蠢蠢欲动。“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中国资管市场的潜力,所以有些银行答复我们准备全资设立,但我相信总会有合适的机会。”上述外资行高管坦言。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明确表示,鼓励商业银行吸引境外成熟优秀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引入国际先进的专业经验和管理机制。

在监管部门的鼓励引导下,外资金融机构入股理财子公司正迎来“黄金窗口期”。毕马威银行业管理咨询总监刘绍伦称:“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对外资逐步开放,现在是外资公司入股理财子公司一个较好的窗口期。我们观察到一些银行筹建理财子公司时已经开始考虑并可能会着手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成立。”

刘绍伦认为,外资金融机构理财子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经验比较丰富,可以把这种优良的能力和经验带进来,帮助国内理财子公司快速发展。另外,理财子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合资体制机制可以更好引入和管理人才,建立人才队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中长期来看,理财子公司引入外资金融机构作为股东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可以增强理财子公司的资本实力,“理财子公司理论上是轻资本行业,但考虑到后续的净资本监管办法,以及非标业务加大资本损耗等,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来源肯定有好处。”;其次,可以促使理财子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降低母行对子公司的直接管控,使其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市场化并与国际接轨;再次,外资机构资管业务成熟,除了资本的引入,也可将先进的国际经验带到中国资管业务中。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梁栋材认为,外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优势在于:一是管理经验丰富。外资银行公司治理较为健全,能够为理财子公司带来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模式。二是产品研发较为完善。外资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等运用较为完备,引入外资银行作为投资者有助于理财子公司完善产品创新体系,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但劣势在于外资银行在内地发展不一,对国内市场情况了解不充分,如何实现本土化是面临的长期问题,而且缺乏渠道以及客户资源。

不仅是资本金的优势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变更持股1%以上、5%以下股东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认为,该条规定意在鼓励各类股东长期持有理财子公司股权、保持股权结构稳定的同时,为理财子公司下一步引入境内外专业机构、更好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举措预留空间。

正如专家所言,外资“入场”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资本。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海外资管市场经过多年的竞争,已形成从资金端-资产端较为完整的资管产业链,其中银行系资管凭借母行的客户、渠道优势,在资管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海外资管机构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多元化的路径更多依赖自身禀赋。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理财子的发展同样可依据自身禀赋,发挥母银行在资金端、资产端或某个细分领域业务的优势。

梁栋材表示,股权准入限制及管理上的改变,增设监管机构特批情况,不仅从制度上保证了未来出现股权管理方面相关情形的合法性,增加了回旋余地,也遵循了我国加大金融对外开放的一贯原则,有利于未来内外资机构积极参与理财子公司的设立运行,发挥专业化优势,共同推动理财子公司有序发展。具体而言,具有丰富股债资产管理经验、研究能力以及具有销售渠道的机构将更受银行青睐。

“从股权结构来讲,必须是国内商业银行作为控股股东及主要发起方,来保证理财子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刘绍伦介绍,监管希望投资理财子公司的股东可以长期持有股权,同时使理财子公司的结构保持总体稳定。未来股权方面可以分阶段发展,如在第一年至第三年属于理财子公司刚上路的阶段,需保持法人治理结构的透明有序和稳定,在股东方面可以稍微稳定和简单化一点。三年之后可以更多元化一些。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