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经济在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时稳中求进,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这一年,财政政策总体扩张,大力推行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元。增值税17%和11%的两档税率各下降1个百分点,留抵退税大大减轻相关企业的负担。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范围大幅度扩大,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计提折旧等政策,也减轻了企业税负。个人所得税法修正,免征额提高与新税率表提前在10月1日启用,减轻居民负担。财政支出力度适当,财政赤字率2.6%,保证了财政政策总体扩张的力度。在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同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支持了改革和发展,在推动三大攻坚战上取得明显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问题,我们只能积极应对。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今天,宏观经济调控难度明显加大。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必须注意防止顺周期问题的出现。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财政政策与财税改革应该相互协调,宜推动与积极财政政策方向一致的改革措施。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要好,就必须注意政策力度的适当性与着力点的相应调整。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中国税收收入主要直接来自企业,减税应以降低企业税负为主。为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应出台有利于消费升级的减税政策。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减免仍有一定空间。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在财政支出上也应有所体现。
第一,关注重点税种的减税,扩大减税规模。“营改增”和“金税三期”显著提高了中国税收征管水平,这为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提供了基础。一方面,按照增值税三档并两档的方向,可考虑进一步下调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结合全球竞争环境,适当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可考虑由25%降至20%。考虑到现实中不少税收优惠政策的税率定为15%,可考虑将部分领域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15%。消费税税目应适当调整,保留下来的税目除烟酒之外,税率宜相应下调,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
第二,降费应大踏步进行。除了一些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取消和减免之外,还应注意征管力度加强可能带来的负担加重问题。根据计划,2019年起社保费将全面归税务部门征收。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远超过社保收费部门,减轻企业负担宜下调社保缴费率。同时,对历史上的社保欠费不应集中追缴,以防止社保历史欠费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社保缴费率下调之前,宜采取过渡措施,防止企业负担明显加重。
第三,聚焦重要领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优化支出结构来进一步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力。财政应在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扩大支出,回应人民需求,同时也应根据新时代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的需要,压缩一般性支出规模,让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进一步优化。
第四,适当提高赤字率,保障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以扩张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本来就与赤字率挂钩。赤字规模越大,扩张力度越大。关键是观念的转变,积极财政政策不应为3%所束缚。只要需要,适当突破没有任何问题。相反,它还能促进国家治理目标的更好实现。
第五,提高地方债的限额,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券规模。地方债“开前门、堵后门”的方向是正确的,当继续坚持。考虑到不少地方有债务资金扩大的实际需求,为了防止局部性风险扩大化,提高地方债的限额,特别是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券规模,意义重大,对一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区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