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三大部委亮相发布会 详解稳投资、减税等举措

2019-01-15 16:39 证券时报网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稳增长的“托底”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1月15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央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本部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

会上,涉及重大经济政策出台的三大核心部委分别介绍了今年即将出台的重点稳增长政策,涉及重大项目投资、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加快地方债发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等多方面。

先来看会上三大部委相关负责人的讲话要点:

1、谈投资:

围绕“建设、改造”两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在一季度预下达大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2、谈减税:

2019年在2018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还要有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

3、谈降息:

总的来看,现在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同时央行对原来的政策也在做动态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4、谈地方债: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意味着放松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前门开大了,堵后门要更严。

5、谈债转股:

截至目前,债转股落地规模已经超过6000亿,去年同期落地率只有10%左右,目前落地率已超过30%。下一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要加大力度,重点提高落地率(即签约到位率);突出重点方向,加大优质企业的债转股力度,提高竞争力;加大对临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的债转股的力度,使得企业摆脱困境;加大民企参与债转股力度,目前民企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

要点一:“圈定”五大建设领域稳投资 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历来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连维良称,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重点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建设、改造”两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力度。其中,“改造”,突出是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所谓“建设”,具体来说,突出是五个方面,这也将是今年重大投资项目的重点领域:

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

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强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力度,尤其是补上教育、医疗、健康、养老这些方面的短板;

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圈定”了投资的重点领域后,还需要有投资环境、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三方面的政策措施相配合。

连维良称,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将大幅度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在16个地区开展试点基础上,推动在全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和清单许可领域。在22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大中城市、国家级新区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其次,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争取在一季度预下达大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快开工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储备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

此外,在资金保障上下功夫,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不过,虽然经济稳增长看似又要依靠投资老路,但目前重大项目投资的内涵早已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简单的“铁公基”项目。连维良也强调,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重在形成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在投资重点上突出补短板,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纳入规划的项目,在投资决策上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补短板、稳投资、防风险相统一。

要点二:四大举措实施更大更明显的减税降费

在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过程中,不少分析人士均认为,财政政策扩张的空间比货币政策更大。而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有两大点:一是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二是地方政府债务在“开前门、堵后门”整治后的进一步大开“前门”。

减税降费自然最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许宏才表示,去年全年共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2019年在2018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还要有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针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减税方面,今年的减税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月销售额3万元调整到10万元,即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不用再交纳增值税。

2、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优惠力度,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就是放宽认定条件,放宽后的条件为: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

“这都比原来认定的标准有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说有更多的企业会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许宏才生,根据测算,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户数1798万户,占全部纳税企业的比重超过95%,其中,民营企业占98%。在税率优惠方面,按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分别采用所得税优惠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下,税负是5%,低于标准税率20个百分点。应纳税所得额是100-300万元之间的,税负是10%,低于标准税率15个百分点。

3、对小规模纳税人交纳的部分地方税种,可以实行减半征收。即允许各地按程序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以及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4、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对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可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向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投资额的70%可以拿来抵免应纳税所得额。把投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范围或者标准进一步扩大,扩展到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的初创科技型企业。

二是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

三是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四是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同时,清理规范收费,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力度。

要点三:较大幅度增加地方专项债发行 争取9月底完成

如上所说,发改委“圈定”了多个领域作为今年稳投资发力的重点,但有了项目储备后,开工还需要钱的配合。

钱从哪里来?主要是靠地方政府发债。因此,为了配合投资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2019年将适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特别是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至于具体额度,还需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之后确定。

除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会增加外,许宏才表示,今年还会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近期,全国人大已经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1.39万亿元地方债,这个额度占到去年新增债务限额的63%左右,财政部已将上述数额提前下达各地,各地要经过法律程序,经过地方人大审议批准,审议批准后预计各地将在1月份启动新增债券发行工作,时间上会比去年大幅度提前。

更为重要的是,3月份,全国人大批准2019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财政部会将批准的限额及时下达给地方,由地方在预算年度内均衡发债,并且要求争取在9月底之前完成,这样能够更好地把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在当年用出去。

钱有了之后,如何使用资金也需要有轻重缓急的先后顺序。许宏才称,财政部将指导和督促地方将专项债券资金重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方面,优先用于解决在建项目“半拉子工程”、存量隐性债务项目政府拖欠工程款问题等。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抓紧开工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暂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东北等地方也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把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时间尽可能往前提。

要点四:降息还要进一步研究 重在疏通货币传导

货币政策并非稳住经济下滑的“万能药”,去年以来,央行动用多轮定向降准、调整MPA政策参数、创设 TMLF工具等多种方式既保持货币政策在总量上的流动性合理充裕,又加大结构上的定向调控力度。

央行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多增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

不过,尽管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创新高,这一方面显示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力度,另一方面也是受影子银行强监管倒逼表外融资回归表内的替代作用影响。从社融数据看,去年全年新增社融规模并不理想。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走向,朱鹤新表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松紧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主动动态优化,强化逆周期调节。

也因此,市场此前普遍预计,今年货币政策环境还会保持宽松,央行会继续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总量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同时加大向民企、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定向调控力度。

至于今年是否会降息,市场持不同看法。朱鹤新对此则表示,央行通过总量政策如降准和MLF等,来体现货币政策与整个经济环境的适应,包括与物价水平的适应,并通过实际数据来观察政策效果。结构上围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总的来看,现在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同时央行对原来的政策也在做动态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继续“放水”,央行今年更重要的任务,则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样才能让释放出的流动性不在银行体系“淤积”,而是真正从银行体系流向实体经济。

“我们希望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怎么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朱鹤新称,金融机构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包括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其他的服务对象。要为金融机构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监管部门在尽职免责方面还要做一些努力,使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解决一些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的问题。

朱鹤新透露,目前央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打通环节,提高效率,解决好金融机构传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流动性的问题,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解决好资金成本问题,通过流动性的支持来引导资金价格下移,降低成本;三是资本的问题,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等方式解决资本约束。

要点五:五大改革举措增强去微观主体活力

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更多的是为了“托底”企稳经济,防止经济的快速下滑,但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依靠加大改革力度来实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指出,今年我国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更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工作艰巨繁重。要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依靠市场活力顶住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连维良今日也坦言,2019年国家发改委承担的改革任务非常繁重。

在众多改革任务中,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进改革备受外界关注。此次连维良也详解今年发改委将从“五个加大”或者说“五改联动”着手推进相关改革。

一是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在前三批50家试点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试点。

二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减轻负担、公平竞争、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一步制定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三是加大产权保护改革力度,继续推动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推动解决一批因政府失信导致民营企业产权受到侵害的问题。

四是加大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力度,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规范化机制。

五是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全面推开大中城市和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对记者表示,由于经济下行的风险显现,宏观政策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今年宏地方政府更多的空间发债观政策将从企业减税降费、定向信贷宽松、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空间发债三方面出台宽松举措,但除了三大措施之外,改革仍是非常重要的政策选项。

“今年的改革将主要集中按竞争中性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其目的是创造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这种改革和前三大措施中的两大措施(定向信贷宽松、减税降准)相结合,会促进民营企业进入新的时代助一臂之力。同时,改革也有利于促进中美贸易谈判的进程。”屈宏斌称。

原标题:重磅!三大关键部委负责人亮相国新办,详解稳投资、减税等举措

责任编辑:郝梦圆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