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业界解读,QFII额度翻倍,加上MSCI提高A股权重,A股纳入新华富时指数、标普道琼斯全球指数,沪伦通即将开通等一系列举措,将成为A股市场在机构化与国际化深入演绎的契机。
本周以来,酿酒、家电、食品饮料等被认为外资最为青睐的板块出现明显异动。事实上,自从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后,外资入场已经成为A股市场上老生常谈的话题,通常被外资青睐的股票,会被市场贴上一个“优等生”的标签。
A股国际化加速
“QFII额度翻倍,一方面体现了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外资进入A股市场早做准备。”
对于近日QFII再度扩容,国盛证券认为,当前,国内外官方普遍对今年外资入场持乐观态度,QFII通道的完善能够避免资金超预期流入产生的拥堵。未来关于外资限制性政策放开是大势所趋,2019年外资的入场仍将对A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据测算,此次新增的QFII总额度相等于A股市场总市值的2.7%。截至2018年12月29日,通过QFII的投资额为1011亿元美元,总额度使用率为67%。
除QFII再度扩容外,今年关于外资流入有几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一是A股大盘股纳入MSCI指数因子有望在今年5月和8月分阶段由5%提升至20%,同时创业板也有望纳入;二是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将分别在今年6月、9月和明年3月分阶段执行;三是A股将于今年9月纳入标普道琼斯全球指数;四是沪伦通有望今年开通。
在平安证券(香港)分析师李永琛看来,这次QFII增额是要配合MSCI指数权重调整。MSCI明晟估计,若落实将A股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20%,可能会吸引逾800亿美元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
川财证券则认为,A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外资有望持续流入,预计有望带来中长期增量资金逾4000亿元。根据其测算,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境外机构及个人持有境内股票资产总市值约占A股总市值的2.69%,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4.49%,二者分别较2017年底的1.82%和2.85%显著提升。
此外,外资私募也在积极抢滩A股市场。去年10月,管理资金量达16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中国成立旗下首只中国私募基金产品。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在协会登记的外资私募达到14家,包括富达、瑞银资管、富敦、英仕曼等。
通常认为,去散户化将成为股市成熟的特征之一。随着股市的成熟,散户比例将逐渐减少,而机构占比将逐年增大。
随着外资的进入,A股的机构化与国际化同步进行中。一位业内人士称,A股的机构化趋势明显。所以2015年以后绩优股的表现明显强于绩差股,2017年甚至出现了单边的白马股大涨行情,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绩优企业获得机构追捧。其表示,监管层越来越不欢迎游资炒作概念,因此不断地引进遵循价值理念的长期机构化投资者。
在机构纷纷去弱留强之际,一方面价值投资大行其道,绩优蓝筹被广泛追捧,另一方面部分个股也存在着“仙股化”趋势,1元股(股价在1至2元之间)的数目越来越多,有的距离“仙股”仅一步之遥。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昨日收盘,1元股的数目达到34只,而2017年12月31日收盘,1元股仅3只,均为ST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