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到底能不能异地经营一直都是行业热议话题。如今,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答案。出于“专注服务本地、服务县域”的政策考量,银保监会日前发文明确,农商行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
两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一是,现有异地分支机构如何处理,农商行今后还能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吗?二是,突破区域限制的同业投资业务和助贷业务,将何去何从?
难再异地扩张
从2008年设立第一家异地分支机构算起,农商行异地经营已达10年之久。部分农商行已设有跨地区甚至跨省分支机构。某上市农商行去年半年报显示,该行设有异地分行1家、异地支行13家及异地分理处1家。
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到“机构不出县(区)”?多家农商行人士一致表示,总行尚未收到更具体的通知,行里也在研究政策,等待监管层给更明确的指示。
根据监管层此前整顿异地经营的章法,业内人士对农商行异地分支机构有两点预判。
某农商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认为,监管层可能会保留现有异地分支机构,即使整顿,也会给予一定时间,不会一刀切。
虽然相关监管细则还没出台,不过新增的“当年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比例不低于70%”的指标就已经让某些农商行头疼了。“有了这一指标,总行就不好给外地机构派任务了。如果派多了,年末本地贷款比例不够怎么办;如果派低了,又没有充分发挥异地分支机构的效益。很难找到一个最优解。”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因此,即便监管层没有进一步要求,在新增指标要求下,异地分支机构也可能完不成“扩张规模、提升盈利”的任务,届时农商行就会主动撤销某些异地分支机构。
按照这种趋势,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农商行增设异地分支机构的意愿也会减弱,且监管层引导农商行‘专注服务本地’的意图很明显,新设申请怕是很难批下来。
同业、助贷双受限
除了异地扩张难度提升,农商行部分“跨界”业务也将受限。
首先受影响的是同业投融资业务。这是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为了快速扩大资产规模、赚取利润,近年部分农商行热衷于此类业务。
“由于合作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同业投融资业务往往拓展到了外地、外省。” 一位农商行人士说,按照“业务不跨县(区)”的要求,预计未来跨区域的同业投融资业务不能再做,要做也只能在当地需求合作,业务规模势必将有一定程度萎缩。“这会进一步倒逼农商行将业务重心回归信贷主业,将更多资金直接放贷给三农、小微企业,而不是在金融机构里打转。”
另一类受影响较大的是助贷业务。助贷业务是一类贷款模式,主要指银行在信贷环节中引入助贷机构,通过其进行客户导流,并借助其贷前风险评估、贷后管理等服务,来扩大客户群体,提高放贷效率。据了解,不少农商行都在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展助贷业务。
“在这一模式下,农商行突破了原有的经营区域限制,放贷群体扩展到全国各地。”一位助贷机构负责人表示,如今监管提出“业务不跨县(区)”的要求,可能导致银行无法再做异地助贷业务,需与助贷机构探讨新的合作方式。
“外地业务受限,将倒逼农商行提升自己的风控管理能力,更好地经营本地业务。”上述助贷机构负责人说,农商行对当地经济、企业情况和区域性风险把握都更好,未来应多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构建自身风控能力,自主寻找、筛选客户,而不再依赖金融科技公司的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