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

黄国平:探索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购买地方债

2019-01-30 07: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 黄国平

随着各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加大、发行节奏提速,地方基建资金来源将获得有力保障,并促使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升,这将进一步支撑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企稳,缓解短期经济下行波动压力。与此同时,地方债融资资金不仅会用于“借新还旧”、维持地方财政运转、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将通过侧重于短板领域与薄弱环节,服务于经济结构深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2019年,地方债发行提速,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债发行节奏更加平稳有序、避免集中扎堆发行,减少对资金供求、市场利率等各方面冲击,同时可避免挤压债市其他基础资产(尤其是民企债券资产)的发行、交易;另一方面,加快地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可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发挥地方债直接融资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对冲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此外,新增地方债发行中专项债额度进一步大幅增加,有利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对解决在建项目“半拉子工程”、存量隐性债务项目政府拖欠工程款等有重要作用。

2019年,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规范化、债务信息“阳光化”或是大势所趋。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与管理的主思路仍是“开前门、堵后门”。一方面,地方只能通过正规发债来融资,通过加大发债额度、提高发债进度与资金使用效率、透明度,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在满足地方合理的融资需求下,继续加强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的问责,更好地发挥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监督作用,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近年来,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的基础上,通过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交易所市场逐渐成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重要渠道。 另外,投资者结构方面,地方债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传统而言,地方债持有主体以银行机构为主。不过,从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分布来看,地方债持有主体结构趋于多元化,除了银行自营外,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机构、理财产品、工商企业、境外机构和个人等更加丰富。

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债持有结构仍过于集中、二级市场成交还不够活跃、投资者缺乏了解债券产品价值的渠道,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债券直接融资功能与价值的发挥。因此,扩大投资者范围仍是地方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面。可积极探索在商业银行柜台销售地方政府债券,鼓励非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等参与地方债市场。此外,针对个人投资者额度较小问题,可借鉴美国地方政府债券运作机制,成立互助基金,让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方式购买。(文章更多内容详见1月30日中国证券报观点与观察版。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证网和中国证券报立场。)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