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英国政治家们的表现很不寻常。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祝福,给遥远的中国人民拜年。唐宁街10号,早早地贴上了红对联;各地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不计其数。
此刻,距离英国“脱欧”的日子,只有不到50天了。为什么忐忑不安的政客,却在此时如此看重中国?答案是:英国人太务实,而中国太重要。
看看2018年英国的经济数据吧。全年GDP增长仅为1.4%,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2019年的经济预测为1.2%,比2018年还要低。同时,服务业、工业、建筑业产出等均出现下滑。央行利率维持0.75%不变,原本的加息节奏已经停止。全国经济都紧盯一件事——“脱欧”。
“硬脱欧”?“无协议脱欧”?“软脱欧”?即使只剩一个多月,结局还是那样未知。唯一清楚的是,党派争斗从未停歇。正如《金融时报》评论的那样,“无协议脱欧”对国家和人民很糟糕,但对政客个人来说,很多结局比这更糟糕。
事实是,不管“脱欧”结局如何,不论哪个党派上台,也不管谁当英国首相,这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不再甘心待在欧盟之中;他们重返世界中心的雄心,又一次被燃起。而中国,这一位居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是他们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
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近日发表演讲,再提那句名言“失去帝国的英国尚未找到角色”。他提出要寻求“超越欧洲的世界”和“脱欧之后的世界”。
“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从1990年的北美,转移到2050年的中国和远东。”福克斯说,“虽然我们仍然期望与北美和欧洲保持主要的贸易伙伴关系,但东方的增长代表着巨大的机遇。”
福克斯表示,据预测,到2050年,包括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在内的七大新兴经济体,占全球GDP份额将从35%左右增加到近50%,这意味着超过现在的七国集团。
福克斯说:“到2030年,中国有220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整个欧洲只有35个。”
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对英国的经济贡献举足轻重。
从贸易看,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月11日最新数据,2018年,英国对中国的货物进口额为429.78亿英镑(1英镑约合8.8元人民币),排名为全球第二;出口额为185.79亿英镑。其中,英国对中国货物出口排名第一为原油,过去5年,其出口额上涨约18倍。
从金融看,伦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根据伦敦金融城和中国人民银行欧洲代表处发布的《伦敦人民币业务季报》,仅2018年第二季度,人民币日均交易额近700亿英镑,环比增长13.54%,同比增长32.85%。与此同时,伦敦还是仅次于中国香港的世界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当地人民币清算行日均清算量超过400亿元。
从旅游看,英国旅游局公布的航班预订数据显示,2019年1月30日至2月12日期间,从中国飞往英国的航班预订量比2018年春节期间增长24%。2019年上半年,从中国飞往英国的航班预订量也比2018年同期增长31%。2019年,预计中国访英游客数将达48.3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43%。中国游客在英平均花费为2059英镑,是其他国际游客平均消费额的3倍多。其中,每22名中国游客,即可为英国旅游业创造一个工作岗位。
从教育看,根据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数据,2016至2017年,中国在英留学人数超过9.5万,稳居第一,远超第二位美国的1.76万。来自国际学生的收入,是英国教育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2016年,英国教育出口收入接近200亿英镑,比2010年增长26%。这其中,中国留学生贡献巨大。
数字会说话,“利”字摆中间。当英国深受“脱欧”之累,各项经济数据下滑时,加强与中国的贸易、金融、旅游、教育等各方面合作,无疑将带来巨大收益。这,不但是英国各界的共识,也是政客们争相拜年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