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响,烟花绽放,万人空巷。临近年关,一场特殊的“乡村春晚”在广东韶关黄塘村上演。
黄塘,位于广东北部,由于土壤与气候环境适宜,当地种植的甘蔗甘甜爽口,每年都有大量产品销往外省。当夜的黄塘村被围得水泄不通,附近镇上的居民也纷纷赶来看热闹。这场甘蔗地里的“乡村春晚”还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超百万观众同步线上收看。
参与组织这次乡村春晚的黄桥养非常感慨:“有了前两年搞文艺活动的底子,这次我们才有了办春晚的底气。村里办一次春晚还是很不一样,起码让外人看到黄塘村的人还是很争气,我们团结起来也是能办成大事的!”
返乡青年黄强把热闹看在眼里:“我原来在佛山工作,城市里的春节也很热闹,有很多民俗活动。以前回老家,都只能跑到镇里逛逛街。现在回到了家乡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很好看。”
“平时在村里,大家天天见,都没啥感觉。但是上了舞台,村民们都那么漂亮,感觉真像春晚从电视里走出来一样!”60岁的黄大爷从彩排看到了晚会正式开始,都舍不得挪步。
家乡更美了,人们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硬件可以重建,但以文化为内核的“灵魂”则不可复制。
白天耕田,晚上练舞,黄塘村的广场舞如今已在当地扬名。在乡村春晚舞台上,古典舞蹈与探戈表演让村民大开眼界,看到黄塘村妇女表演的《女人花》,观众们笑得特别开心。
广场舞只是乡村文化苏醒的开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黄塘村曾经失落的客家文化也重新焕发生机。在乡村春晚的舞台上,一曲《山竹情缘》的客家表演打动了在场观众,清脆的击乐声不仅推动剧目走向高潮,还敲入了大众的心里。
击乐是客家传统独有乐器,在客家采茶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击乐的演奏者是黄塘村乡村教师何花。有一次,何花到镇里参加采茶戏比赛,剧场里演奏的乐器——击乐让她印象深刻,让她想起了上一代人唱起的客家山歌。因此,她主动自学击乐,为村里的采茶戏队伍伴奏。
广场舞、采茶戏等文化娱乐形式一点点唤醒这个古村曾经沉睡的“文化灵魂”。
“这场乡村春晚展示了黄塘村近几年的精神风貌变化,也传递着村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这是源于群众对于党和国家政策、对扶贫工作的肯定。”翁城镇政府干部陈燕群认为,“可以说,’乡村春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物质富裕的获得感,更有精神富有的充实感。”
记者了解到,本场“乡村春晚”是由韶关市黄塘村“两委”携手广东省委政研室(改革办)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办,碧桂园集团、欧昊集团提供支持,是政企携手振兴乡村文化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