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青铜器中参得中国古代历史风貌

2019-02-25 07:01 雅昌艺术网

虎鎣(西周晚期)

2018年11月,在海外漂泊百余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终于重回祖国怀抱,并于12月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由国博主办的“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京举行,公开展出了这件牵动着全国人民目光、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历史文化情感的珍贵文物。这也是国博鲜有的以单一文物为主题策划的主题展览。

经专家研究鉴定,虎鎣为我国西周晚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相关资料显示,虎鎣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中国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祖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虎鎣返还工作逐渐出现转机。4月底,境外买家表示愿将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驻英国使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稳妥有序地开展虎鎣的鉴定接收工作。9月,国博专家团队赴英对虎鎣进行鉴定。11月23日,国博工作人员安全顺利地将虎鎣运回北京。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大单元,全景式展现了虎鎣本身的器物特点和流传历史:第一单元“西周礼器 皇家旧藏”通过介绍虎鎣的铭文、器型、纹饰和器座,说明该器定名为“虎鎣”的依据,并以“鎣”与“盉”的关系详解虎鎣独特的造型及富于变化的各类纹饰;第二单元“山河破碎 流失海外”详细追述了虎鎣被劫始末,圆明园曾作为“万园之园”的辉煌图景与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的残砖断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扼腕叹息又激愤不已;第三单元“跨国追索 回归祖国”对虎鎣一波三折的回国之路进行了认真梳理。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鎣”这种青铜器种类,国博特从馆藏珍品中挑选多件同类型或同用途的器物供观众一同欣赏,同时还专门为虎鎣制作了虚拟展示,以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

包括虎鎣在内的流失海外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可谓中华民族遭受百余年深重苦难的写照和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许多珍贵流失文物由此成功回归祖国,青铜虎鎣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范例。漫漫回家路,浓浓民族情。虎鎣从流失海外到重回祖国并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坎坷历程,再次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巨变。

吉金铸史

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博物馆承办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国博珍藏的各类重要青铜文物148件(组),包括妇好鸮尊、龙虎纹尊以及天亡簋等商周时期的一批重要文物,力求向观众宏观展示这一专题门类的探索视角和科研成就。

作册般鼋 (商代晚期)

妇好鸮尊(商代晚期)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春秋晚期是铁器时代的初期,但新的生产力时代到来并未导致青铜工业立即衰退,反而因生产技术普遍提高,促使青铜器冶铸再度绽放,因此战国时期乃至两汉时期,仍可见青铜器的辉煌。宏观来看,青铜器的发展史大约可划分为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四个时期。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青铜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综观来说,不外乎五个关键字:形、花、铭、工、皮。以单字称名研究分类,颇有以往古器物学的意味。若以科学考古学视角来看,则分别对应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冶铸工艺、腐蚀机理五大研究角度。此次展览正是以此五门为纲进行展示。

蔡侯申尊(春秋晚期)

天亡簋(西周早期)

子龙鼎(商代晚期)

青铜器的造型艺术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因功能而决定器物的外形。第一单元“形——造型艺术”不赘述青铜器的造型分类,而是甄选若干形态风格精绝于时代者,旨在展示青铜器发展几个时期中独领风骚的艺术珍品。第二单元“花——装饰纹样”中择选的青铜器,轻造型而重装饰,意在反映具有典型时代风貌的装饰纹样,并解读纹样的思想内涵。借此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精神的投影,而且也能透析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第三单元“铭——铭文书法”立足呈现青铜器铭文的发展脉络,包括铭文内容和书法艺术两个方面。这些铭文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书法的载体。第四单元“工——冶铸工艺”从各类装饰工艺的角度展示一些青铜器艺术品中的翘楚。单就研究起源而论,青铜器研究中保存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冶铸工艺一门。同时,青铜器的装饰工艺也是冶铸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单元“皮——腐蚀机理”多立足于腐蚀表象,通过一些斑驳陆离的样品,打破“青铜器因呈现青灰色而得名”这一常规误解,解读它们各不相同的生命途程。长久以来,青铜器腐蚀机理的研究成果被用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可以揭示文物诞生后的生命历程。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责任编辑:徐可芒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