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总理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让业界振奋

2019-03-06 08:23 每日经济新闻   涂颖浩

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项社会保险之外,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将在中国逐步推开,有望成为社保“第六险”,为失能老人体面养老提供保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2017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了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名单,并强调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究竟何谓“长期护理保险”?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在全国推广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实惠?

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举措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已经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当比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目前实际接受的护理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提供,第三方机构服务占比极低。

长期护理险(Long term care insurance)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在多个发达国家被作为公共保险义务缴纳,从国际经验来看,有助缓解全社会由于老龄化带来的护理服务支出压力。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申万宏源报告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定义较广,可以是社会保险,也可以由中低端商业保险和政府合作,亦可以创新符合国情的保险机制。目前,日本、荷兰、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已经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美国等则发展了长期护理的商业保险模式。

长期护理保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险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对投资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意味着,随着未来试点的扩大,医保基金投资可能面临很大的压力。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以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而言,都形成了非常大的财政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不仅有资金问题,还涉及到打通护理产业。未来,运用市场的机制解决护理的问题,对于市场资源配置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护理保险若只依靠政府,其覆盖面和保障程度都会非常有限。”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已突破4000万。按照国际公认的每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在1300万人以上。据业内人士判断,目前护理人员的缺口至少有1000万人,优质服务人员、护理机构供给紧张,是我国护理产业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指出,在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探索委托管理、购买以及定制护理服务和护理产品等多种实施路径、方法,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控前提下,积极发挥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等各类社会力量的作用。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