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品交易所近日举办产融培育基地签约仪式,与新批准的第二批9家基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后,大商所举办了产融培育服务工作座谈会,就期货市场产业服务和市场培育工作进行了深度交流,拟优化产融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唤醒市场活力,实现协同发展。
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在致辞中表示,为发挥典型企业在产业培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商所创新市场服务工作思路,建设多层次的产业企业培训体系。近两年来,龙头企业积极配合产融培育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发挥了大型企业的带头作用和典型作用,推动了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产融培育基地试点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对其所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带动作用,促使该行业共同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形成“大手拉小手”“期现手拉手”的局面,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017年4月,大商所批准了首批11家基地。近两年来,11家基地共开展了34次(期)培育活动,累计培训企业2269家次,培训学员3265人次。培训对象以产业高管和业务骨干为主,由基地企业全程负责组织,并提供师资力量,内容重模式推广,轻知识说教。
王凤海强调,大商所将把产融培育基地工作坚持下去、做深做细。一是要从单维度产业培育向多维度产融结合培育升级,将银行纳入基地体系,发挥产业链金融的作用。二是继续强化企业的培育功能,以龙头企业为枢纽,以基差交易、场外期权等工具为切入点,带动一批产业客户参与利用期货市场。三是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交易所的产融基地品牌,做大做强基地的影响力。
当日,大商所副总经理朱丽红代表大商所与9家产融基地企业代表集体签约。记者注意到,9家新签约基地中,除了有7家产业公司外,还有建设银行与民生银行两家商业银行。
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副总裁邓星梅表示,银行凭借客户资源优势,适合大范围开展基础性培育开发工作,下一步将利用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项目提供的广阔平台,把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工具适时快速结合起来。在产业客户培育开发、通过银期合作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以及产融基地项目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多尝试和探索,切实满足产业客户融资和避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