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八光分文化联合出版的刘洋的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名家的好评。被视作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一个新的代表。近日,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科幻暨刘洋《火星孤儿》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围绕《火星孤儿》中的多项创新与古典主义气质、中国科幻小说对现实的关照、科幻小说的科学设定、科技的进步对科幻小说的影响以及中国科幻产业的未来前景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成为主流
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发表和出版数量持续上升,质量逐渐提高,大量作品输出到国外,并获得了雨果奖、轨迹奖等诸多国际奖项,已经引起文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流浪地球》等影片的热映,又为科幻电影在中国的产业启动打下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幻版权市场交易的火爆增温,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潮已经从现实主义走向浪漫主义,从更多谈论过去和现在,转向关注美好的未来。
在新一轮科幻热潮之中,以刘慈欣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在革新了传统科幻小说的叙述模式和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又沿袭了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品那种视野宏大、技术乐观、富于开拓的特点,成为当代中国科幻的一股主要力量。其与现在西方流行的科幻小说在文风和题材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气质。
《火星孤儿》充满创新设定
科普作家董仁威指出,刘洋的《火星孤儿》中除了有科幻设定的创新,还有创作方法的创新、世界观设定的创新。书中,以另类教学方式维持着奇迹般升学率的近腾中学,在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反抗的种子正在悄悄萌芽。当近腾内部发生骚乱时,地球上频现神秘事件,最终,人类在衰败的文明中苟延残喘。而此时,近腾中学的一群高中生成了人类最后的希望……对此,刘洋表示小说的核心设定来自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教材上的知识全是刻意编造的,世界会怎么样?学生会发现吗?
对此董仁威称,刘洋的创新之处在于非常巧妙地融合了科幻圈中的优秀元素,“《火星孤儿》里很重要的是很多东西都是在意料之外,但是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科幻感便在这种深入探寻之中而愈发强烈。“我在《火星孤儿》里感觉到一种非常清新的空气,一种非常不寻常的写法和科幻构思,这些都是我们期盼已久的”。
刘洋在研讨会上
内容观照现实具有现实意义
《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谈到,《火星孤儿》对现实生活又有着深切的关注,它的核心就是全民关注的大事,高考。小说对备考学生生活的描写是非常有质感的,从而引发我们对教育未来的思考,这赋予了这部科幻小说独特的价值。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则认为,科幻小说虽然不是科普读物,但还是以某种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性前提展开想象。刘洋将凝聚态物理加入科幻作品实属首次,而凝聚态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应用技术特别是材料关系非常密切,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对现实的关照,这也是《火星孤儿》最宝贵的特质。
科幻评论家三丰则对《火星孤儿》中的世界建构表示欣赏,他表示,从读者接受层面来看,科幻小说的世界建构是否具备个性的主观性、沉浸感和互动感,决定了读者对于小说内容的信任与兴趣,从这三个维度而言,《火星孤儿》中的世界观设定则表现得十分优秀。
刘洋2018年入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开始从事写作和与科幻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到现在刚满半年。南科大人文学院院长陈跃红表示,刘洋是人文社科学院最年轻的老师,也代表着南科大的重点发展方向——科幻。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从建院开始,就把科幻文学作为本院特色人文学科发展的重心之一。科幻是面向未来的文学和艺术,更是当前文化产业的龙头之一。未来,要通过引进更多具有实力的中青年科幻作家,和具有想象力的内容从业者进入南科大,丰富深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