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银行票据融资监管将趋严 多家银行启动自查

2019-03-21 08:34 经济参考报   张莫

银行票据融资近日成为市场热门词汇。今年1月份,无论是票据融资还是未贴现的承兑汇票,均大幅增长。虽然2月份相关数据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回落,不过市场对于票据融资可能蕴含的资金空转风险仍然予以高度关注。

对此,央行相关人士最近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票据融资整体还是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排除确实存在少数的套利情况,但是大规模的资金空转或者套利不存在。而从近期监管部门释放的信号来看,在金融防风险的大背景下,监管将对信贷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时刻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也已经启动自查,加强内控,防止票据套利。

快速增长引发关注

何为票据融资?银行承兑汇票包括已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将票据在到期日之前卖给银行,也就是所谓的贴现。票据贴现后就成了银行表内的贷款,即为票据融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的表外融资,体现了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支持。

2018年以来,票据融资保持了一定增速。根据央行的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的月度新增票据融资从2018年1月的347亿元增至2018年12月的3395亿元,其中,在2018年8月,月度新增票据融资达到4099亿元。与此同时,票据融资余额也由2018年初的3.9万亿元增长至12月末的5.8万亿元。

今年1月份,无论是票据融资,还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均大幅增长。数据显示,1月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增加了8946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786亿元。不过,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票据融资快速增长情况出现逆转。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下降1408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1695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03亿元。

针对市场对票据融资快增的种种疑惑,央行最近也多次予以解释。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1月份无论是票据融资,还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均大幅增长,有其特定原因。一是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企业用票积极性提高。二是临近春节,企业间结算多,季节性因素推高了票据增长。三是贷款额度相对宽松,一些银行加大了票据的营销力度。另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套利情况。该负责人还表示,不宜以单月数据看待票据业务情况。1至2月累计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增长7538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6855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83亿元。“整体看,今年票据业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加强了的。”上述人士说。

大规模“套利”“空转”不存在

实际上,票据融资快增之所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原因在于其中可能存在一定套利空间,蕴含潜在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个别银行基于“以存定贷”“规模即效益”的考虑,更重视一般性存款,往往以相对较高的利率吸收结构性存款,以增加一般性存款。尤其是在年末和春节等时点,为吸收一般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的利率可能更高,导致结构性存款利率高于票据贴现利率的情况。有一些企业在银行开票后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是转为结构性存款,这其中就存在套利的空间和可能。

不过,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套利现象并不普遍。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表示,在市场条件下持续的套利是难以存在的,套利行为本身也会消除套利空间。随着结构性存款利率向合理水平回归,目前基本没有套利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发布报告称,近期,银行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带动票据贴现利率走低,与结构性存款利差有所缩小,除个别时点外,总体上没有出现倒挂。2019年1月银行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9%,20家主要银行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率为2.88%。以此计算,票据贴现利率仍明显高于结构性存款利率。同期,结构性存款的最高收益率为3.97%,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不能确保实现最高收益率,且近期这种不确定性还有所增加。即使按最高收益率计算,结构性存款与票据贴现的利差也十分有限,扣除企业开票、交易等成本后,很难进行套利。而企业要套利,需先做结构性存款,再以此作抵押去银行申请开票,反复进行。内部管理规范的银行很难接受这种抵押方式,即使接受也要消耗企业的授信额度,企业借此套利的空间有限,难以成为普遍现象。

盛松成表示,票据融资显著增加主要还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相对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票据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强、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目前中小微企业在票据融资中的占比超过六成。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