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73个游戏版号近日公布。游戏版号审批重启以来已有892个版号下发,游戏行业迎来“柳暗花明”。业内人士指出,版号审批重启成为游戏行业中短期向好重要催化剂。游戏板块景气向好,游戏行业目前估值较低,有望迎来修复。
但在政策趋严、人口红利渐尽的背景下,游戏行业难以回到2018年以前的快速增长状态。多位游戏公司高管及一二级市场投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未来内容为王、研发取胜正成为游戏公司的共识。研发门槛将越来越高,市场将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同时,海外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版号审批重启
游戏行业供给侧改革继续推动,同时需求端“端转手”红利基本耗尽,且注意力资源受到其他互联网娱乐内容的分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之一。
“游戏已成为大众娱乐方式,其边界不断被重新定义。”腾讯互娱市场总监罗施贤表示,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机交互等新技术、新方向的不断融合发展,将为游戏的外延和内涵注入新的变量。游戏行业增长潜力很大。
“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玩法,新的玩法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带动新市场。”凯撒文化(行情002425,诊股)CEO吴裔敏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
星辉娱乐(行情300043,诊股)旗下星辉游戏总裁仲昆杰指出,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偏远的村镇,这里还有广阔的市场。根据星辉游戏的调研,这些地区大部分游戏用户尽管手机性能不高,但同样有玩游戏的诉求和意愿,且付费能力不断增强。如果有合适的产品,将激活这一细分市场。事实上,游戏行业仍有不少细分市场有待激活。
盛大游戏副总裁谭雁峰指出,游戏行业从快速增长回归到平稳增长态势,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游戏仍然受到欢迎,即便版号审批暂停9个月,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仍保持一定增速。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144.4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球游戏市场比例约为23.6%。其中,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43.9亿元,同比增长17.6%。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预计,2019年手游市场增速有望超过20%,增速拐点将在二季度出现。
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经理陈平认为,2019年游戏行业的增速可能回升到20%左右。由于贴合人的娱乐天性,游戏行业内含较强的自然增长力量。随着政策环境改善,行业增速有望复苏。
“分析游戏市场的体量,主要看四个指标:一是互联网用户总人数,二是游戏用户渗透率,三是游戏用户付费率,四是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指每个用户的平均收入)。前两个指标或许已经看到了天花板,但是国内市场后两个指标与日韩等市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陈平表示,与此同时,游戏出海带来增量市场已经成为中长期逻辑,中国的游戏行业有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
5G时代渐行渐近,构建出新的想象空间。谭雁峰表示,游戏形态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AR/VR将带来更强的体验感和沉浸感,存储将全部放在云端。这将给行业带来全新的机会。不过,5G商业化运营仍然需时日,新的玩法真正普及还需要时间。
“游戏、电商、广告是移动互联网主要的三大变现方式。”一村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晶表示,即便终端载体发生变化,但变现途径万变不离其宗。“游戏仍然是离钱比较近的领域。”
游戏企业“合纵连横”
游戏行业的整合正在推进。世纪华通(行情002602,诊股)并购盛大游戏,A股最大的游戏公司即将启航,并成为继腾讯、网易之后的国内第三大游戏公司。刘晶表示,“未来的行业整合可能更多发生在头部企业之间。”更多可能来自已经形成产品矩阵的企业之间。“不排除头部企业间甚至更股权层面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游戏行业维持“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两超”是指腾讯和网易两大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腾讯智能手机游戏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4%;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业务录得506亿元收入,下降8%。2018年网易游戏收入达401.9亿元,同比增长10.77%。
对于世纪华通、三七互娱(行情002555,诊股)、完美世界(行情002624,诊股)等属于“多强”地带的A股游戏公司,与腾讯和网易在营收、净利润等方面有一定差距,但研发、市场规模、盈利等实力不俗,是未来有力的挑战者。2018年,世纪华通营业收入为80.73亿元,净利润10.06亿元;根据业绩承诺,2018年-2020年,盛大游戏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36亿元、24.94亿元、29.68亿元。三七互娱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33亿元,同比增长23.33%;实现非公认会计原则净利润15.36亿元,同比增长9.07%。
版号停发的十个月,一批游戏公司没能熬过行业寒冬。甚至出现“等到版号,但公司已死”的案例。谭雁峰表示,留存下来的团队具备一定生存能力或一技之长。游戏作为创意文化行业,存在携“爆款”产品脱颖而出的机会。但门槛已被抬得很高,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特征。
刘晶认为,不排除一些小企业凭借一两款“爆款”取得突破性的增长的可能。考虑到总量控制的政策环境,资金难以大规模涌入,且人才回流大厂等环境因素,中小企业实现“弯道超车”跻身前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实上,除网易相对独立外,游戏主流企业间的“合纵连横”已经展开。因为腾讯手握超强的流量,能够高质量地匹配游戏,各大游戏厂商与腾讯业务层面的合作已属平常。同时,资本层面的合作已开启。其中,腾讯入股盛大游戏,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世纪华通重组盛大游戏完成后,在不考虑配套融资的情况下,腾讯将在新的世纪华通中占股4.95%。
吴裔敏指出,发行层面腾讯的流量优势面临挑战。如果有其他流量平台介入发行,将对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陈平则指出,尾部公司大量退出,给中间地带公司留出了市场空间。今日头条的加入可能改变市场格局,优质CP与腾讯合作时的议价能力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强,可能获得更高的分成比例。
三七互娱副总经理杨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游戏行业是一个内容行业,很难产生垄断。长期看,竞争格局会发生变化。在‘多强’的公司中,一些优质公司将脱颖而出。”目前游戏行业进入抢市场份额阶段。游戏行业存在“滚雪球”效应,对于研发商而言,与发行公司的收益分成按照游戏流水计算,如果发行公司市场规模大,则更多的研发商会与其合作。相应地,发行公司话语权会更强,去挑选好的游戏产品。好的产品带来更高毛利率,并有助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目前的抢占市场对游戏发行公司至关重要。“这个时候不要太关注毛利率。游戏属轻资产行业,成本主要是研发和推广。当前阶段市场份额增长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