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

券商备战科创板跟投机制 预期跟投股份锁定两年

2019-04-08 07:53 中国证券报   张凌之 欧阳春香

  保荐机构跟投机制是科创板一大新举措,它改变了以往投行完全站在发行人立场的做法。但具体跟投比例、限售期等细节问题尚未明确,业界普遍认为券商跟投比例大概率是发行股份的2%-5%。为平衡与跟投密切相关的“两大主角”投行和另类子公司的关系,一些券商开始探索内部利益分成机制。

  预期跟投股份锁定两年

  《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相关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其他相关子公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具体事宜由本所另行规定。多家券商投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最关心的就是券商具体的跟投比例。

  某已经申报科创板项目的券商投行人士李贺(化名)称,业界普遍认为,跟投比例大概率是发行股份的2%-5%,跟投主体不参与询价与定价,跟投股份锁定期两年。

  南方某券商投行人士陈华(化名)表示,跟投比例可以参考A股上市发行时券商的承销费率,不同融资额费率不一样,平均费率在4%-8%,跟投比例不能偏离承销费率太多。

  跟投比例大小对券商的影响不尽相同。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王凯(化名)透露,公司目前暂定的跟投比例是2%,如果提高比例,资本金跟不上,公司融资还未到位,所以跟投的量有所受限。

  北方某券商投行人士则表示,目前公司投行和直投体系的联系相对没那么紧密,2%-5%的跟投比例对券商不会构成很大压力。

  资深投行人士、前保荐代表人王骥跃认为,跟投比例的大小要看项目获利的可能性,赚钱概率大的项目,券商当然想高比例跟投;可能亏损或少赚的项目,券商则希望降低跟投比例。具体还要看券商与发行人的博弈。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无论跟投比例大小,不少券商都在为此积极准备。“公司已准备好体量不小的资金,为参与科创板企业跟投做准备。”陈华说。

  “两主角”探索分成机制

  “之前投行和另类子公司的业务相对独立,跟投机制出台后,券商的另类子公司跟投的时间点、投行和另类子公司的关系成为券商关心的话题。”某律师事务所证券律师张江(化名)表示。

  某券商另类子公司人士称,在跟投过程中,投行与另类子公司之间也许会有相反的利益诉求。王凯介绍,从去年11月宣布设立科创板之后,业界便有券商跟投的预期,另类市场部和投行部便就公司所有的科创板储备项目进行交流,并进行前置性跟踪。买方和卖方有天然冲突,公司就如何平衡投行和另类子公司的关系进行了一些尝试,用变相跟投机制解决。另类子公司跟投的项目,70%的损益由投行承担,形成利益分成机制,这给投行选择好项目以强大的激励。

  王骥跃认为,券商跟投机制等于是另类子公司被动投资,所以才会出现两个部门分配利益的情况,相关机制需提前确定。投行和另类子公司共担损益是很正常的。此外,跟投制度主要影响的是跟投子公司的业务开展,需要占用跟投子公司的资本金,可能影响其原本计划的其他投资,这会让投行报价时更谨慎。

  跟投考验券商实力

  陈华表示,跟投机制令券商在定价上有所权衡。一方面,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发行人希望定价越高越好,以最低的股权成本获得最大的融资金额;从券商的角度,若定价高,可募集资金则多,收取的项目佣金也会多。另一方面,若定价高,由于跟投设置了锁定期,未来几年股价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原来投行作为卖方,完全站在发行人的立场解决问题。跟投制度的出现要求投行必须做出公平的定价,才能成功完成项目。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科创板注册制的实施将使券商保荐业务牌照优势减弱,询价定价的专业能力要求提升。作为价格发现者,券商在科创板上可以通过子公司跟投,在发行人经营早期战略投资,分享公司成长空间,获得超额回报。这将倒逼保荐人强化保荐责任,提高研究、定价能力。

  张江认为,券商跟投机制对另类投资资本金提出更高要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券商计划及实际融资规模合计超千亿元。例如,3月12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配股募资150亿元,配股募集资金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此外,国信证券计划通过定增融资150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三期共115亿元;中信建投计划通过定增融资130亿元、计划发行短期融资券163亿元;兴业证券计划发行短期融资券207亿元,发行公司债30亿元;广发证券发行公司债78亿元;海通证券发行次级债33亿元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募集资金或用于科创板项目跟投。

  “跟投机制十分考验券商的综合实力,要求券商在承揽阶段会挑项目,在发行阶段会定价,还要有资本实力跟投。”陈华说。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