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持续走强让基金销售市场也逐步走暖,尤其是偏股型基金,正受到渠道的热捧。以高仓位的股票型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今年3月份就有18只股票型基金成立,合计首募金额为191.15亿元,较2月份增长10倍有余,与1月份相比,也增加两倍以上。4月份仅仅过去10天,就有5只股票型基金成立,合计首募金额达到5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牛市氛围逐渐增厚的背景下,投资人资产配置中会不断提升权益类的比重,而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混合基金会成为他们重要的选择对象。从历史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的回暖与市场的走牛正相关,但如果频繁出现百亿销售额的新基金,则需要引起投资人警惕,有可能是阶段性头部的信号。
渠道暖风频吹
由于缺乏资源和知名度,新基金发行常常是小基金公司的软肋,但借助A股走强的东风,小基金公司也能在渠道感受到新基金发行的暖意。
上海某小型基金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近日发行的某只股票型基金,在渠道上线销售的第一天就突破了1亿元,让公司上下都十分惊喜。“过去几年里,渠道对于小基金公司的支持力度很小,经常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新基金成立的条件,没想到最近的市场这么好。”该负责人说,“看来,A股的财富效应确实在激发更多的资金入场。”
事实上,除了高仓位的股票型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的销售近期也表现抢眼。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3月份39只混合型基金的首募额合计354.44亿元,平均发行份额9.09亿元,与1月份的30只混合型基金合计首募139.8亿元相比较,无论是总量还是平均发行份额都翻了一番。而4月份刚过去的10天时间里,5只混合型基金的合计首募金额就达到了81.75亿元,单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攀升至16.35亿元。
不仅如此,伴随着偏股型基金热销,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在新基金销售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WIND数据显示,3月份,股票型基金占新基金销售总金额比例为10.62%,较1月份翻了一番有余,而混合型基金占新基金销售总金额比例为29.4%,较1月份增长了五成左右。而4月份的前10天里,混合型基金占同期新基金销售总金额比例激增至56.28%,投资者“权益情结”正在加速攀升。
“头部效应”渐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基金销售不断回暖的同时,知名基金经理的“头部效应”也在不断放大。
睿远基金便是典型的案例。在陈光明、傅鹏博两大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照耀下,虽然此前专户已经发售上百亿元,但其首只发行的公募基金产品依然引来超过700亿元的认购资金,被迫启动比例配售。无独有偶,虽然属于小型基金公司,但由于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领衔,中庚基金旗下的中庚小盘价值股票型基金也在短短一周左右时间实现了32亿元的首募额。
值得关注的是,在明星基金经理执掌的新基金不断“吸金”的同时,却出现了不少缺乏知名度的偏股型基金近期频频遭遇大额赎回的现象。上海某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就告诉记者,随着市场反弹的深入,不少持有人出现了“落袋为安”的想法,动辄数千万的赎回单不断出现,导致自己不得不被动抛售股票,无法在春节后的强势行情中取得更好的收益。“感觉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但趋势如此,没有深厚沉淀的年轻基金经理要想获得持有人的充分信任,很难。”该基金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