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收藏投资导刊| 面子和里子——“艺术北京”半日游有感

2019-05-03 13:35 收藏投资导刊   王 宁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成为一种习惯,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就如同“五一”假期的“艺术北京”,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一直在试图将关于艺术的审美需求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假日里的必须品。可实际上,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耗费无数的心血和经历才有可能达成,但推倒这种习惯却有可能会是在一瞬间完成。

不知道在当下的艺术生态里,还有多少人对于“五一”假期的“艺术北京”存在这样一种习惯性的生理需求,画廊、美术馆、拍卖公司、策展人、艺术家、经纪人、艺术媒体、艺术爱好者以及对于一个博览会而言最最重要的藏家群体,其实都在思考和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当博览会资源众多的情况下,“艺术北京”对于他们还有多大的吸引力。

幸福来的太突然也不是件好事

“五一”假期究竟是放一天还是放四天,对于今年的“艺术北京”而言多少有些算是“幸福的烦恼”了。原本定档与4月最后一个周末的“艺术北京”因为最新的“五一”假期时间再度回归到往年的时间段。但对于从去年就已经开始招商的艺博会而言,这种多少带有临时性和突发性的时间改变,对其损失无疑是巨大的。无论是对参展机构而言,还是对于藏家群体的邀请,原定时间的变更则意味着档期的重新调整,但对于不少日理万机的大客户而言,时间的延后就如同坍塌的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这样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调整,今年“艺术北京”在藏家邀请方面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很多参展商也对此意见不小,毕竟藏家群体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展商的最终销售和收益,同时,一些原定的展览计划也将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就“艺术北京”的现场反馈而言,无论是30日晚的VIP预展还是之后两天的常规展示时间里,今年的“艺术北京”在人气和买气上都相较以往有了不小的缩水,以往人满为患的场景并未在今年出现。这一方面受此前假日调整的影响,同时,今年“艺术北京”引入的更为高科技的入场方式也着实令不少不熟悉互联网的中老年朋友感到困扰。当然,这样的做法有着艺博会自身的考量,“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想,对于这种反馈我们不仅仅要去思考自身的问题,思考这样的进场方式是不是真的太过于繁琐了,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是不是对于新鲜事物还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对于‘艺术北京’而言,之所以采取这样的一种入场方式,初衷是希望能够更好的收集这些参观数据,尽可能的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用以未来更好的服务,但就如同我说的,我们是不是做好了应对新鲜事物的准备,这一点很重要。或许今年的做法对于很多的不熟悉互联网的人造成了困难,这是需要去反思的问题,怎么让大家在便捷入场的同时,又能收集到精准的数据,继而在服务层面进行提升。所以说呢?未来的工作,就是我们努力去提高服务的质量,为画廊、VIP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其实说到服务层面,今年“艺术北京”在一些小的细节处理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场馆内的休息区过少,展板质量不高,画廊名牌单一等等,虽说这些细节对于整场艺博会而言或许无伤大雅,但相比起已经可以做到“包场”农展馆这样壮举的“艺术北京”,还是希望能够让所有到场的人,能够有种“今晚的消费由赵公子买单”的尊贵享受体验。

不过,对于参展商而言,艺博会最大的服务其实还是要体现在销售层面。或许对于一些新生画廊而言,参加“艺术北京”这样大规模的艺博会,多少还带有一些“打品牌”的想法,但对于多数“艺术北京”的老客户而言,这些漂亮的客气话早就被淘汰了,销售才是他们所最关心的服务项目。

销售才是艺博会最大的服务

那今年“艺术北京”的销售状况怎么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艺术北京”开展之后的第二天下午来到了曾经熟悉的农展馆。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段,记者有着自己的考量。按照以往的模式,博览会的VIP预展向来是最火爆的,也是销售状况最为良好的,但综合展前所得到各种信息之后,记者果断放弃了这种习惯,选择一个更能反应当下艺术市场状态的时间点,去更为直观也更为清晰的了解“艺术北京”在销售方面所带给参展商的服务状况。

从现场看,“艺术北京”当代馆的表现一般,虽然不少画廊都有带有作品销售的“红点”标出,但细看之后不难发现,这些已经销售的作品价格一般都不高,比如桥舍画廊所售出的数件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8000元一张的小画,依照“艺术北京”的展位费计算,一家正常规模的画廊想要通过8000元的作品赚回展位费,起码需要卖出10件作品以上,才能保证持平。如果再将参加艺博会的其他费用算上,至少15件作品打底,才能保证不虚此行。可对于仅余一天的“艺术北京”而言,桥舍画廊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只能寄希望于大作品的销售了。

超低价位作品的销售对于参展商而言绝对是不解渴的。但从近几年“艺术北京”所形成的消费主流来看,2万元左右的作品走势最好,而在今年的“艺术北京”上,大多数展商所卖出的作品也都维持在这样的价位上,这也是就意味着,即便多数画廊都标有“红点”,可销售额也并不乐观,更何况对于很多画廊零收入的画廊了。

今年“艺术北京”在档期上撞车新兴艺博会“艺术成都”,致使不少优质的画廊资源被分流,顺带的,一些藏家也在取舍中选择了去往“天府之国”感受下火锅的魅力,虽说在董梦阳看来,艺博会扎堆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尽力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竞争对手都已经明目张胆的挖墙脚了,作为老大哥的“艺术北京”还活在自我催眠的状态中自娱自乐,那最终丢掉的可就不单单是面子问题了,有可能连“里子”都保不住。

总之,在“艺术北京”逛了一个下午之后总有种兴趣索然的感觉。或许是因为熟悉的画廊少了,又或许是场馆太大了,总之是那种熟悉的感觉不再了。

责任编辑:徐可芒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