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功举办​艺术与科学论坛

2019-05-13 16:23 收藏投资导刊

2019年4月29日至30日,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开物与顿悟”的艺术与科学大型学术论坛。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睡前futurelab创新学院共同承办。

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未来事务管理局、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30位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汇集论坛,分别从科学、艺术、哲学等多角度,展开跨领域、多元化的学术探讨。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董军社教授 致辞

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辞,他介绍了国科大的历史,并引用李政道先生的名言:“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董书记以这段话奉献给当天的论坛,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和国科大合作的良好开端。

董书记同样引用了法国文豪福楼拜的名言。他在致辞结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山顶重逢。今天是国科大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联合论坛,也算是科学和艺术的一次相会,坚信未来两校在怀柔科学城新校区的相会将会取得更加美好的成果。”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侯光明教授 致辞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教授随后致辞。他分析了中国电影事业面临的短板,一是缺少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二是缺少技术和艺术相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管理模式亟待适应产业发展的改革。北京电影学院设立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两年半以来,虽然举步维艰,但硕果累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是所有艺术院校今后发展的共同选择。他祝福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本次论坛在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电影发展问题中,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 刘军研究员主持

29日上午的主论坛主题为:“开物与顿悟——科技的手段,精神的感知”,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研究员主持。

五位发言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陈奇佳教授从阿尔法狗的现象引申开来,展示大量人工智能图像和古典绘画,深入阐述了对人工智能图像潜力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副主任、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崔彤教授用电影编剧的手法,串联起巴黎圣母院、迪拜塔、汤姆克鲁斯、月球的奇妙太空冒险故事,吸引我们走进他对建筑艺术的思考。他特别分享了对于建筑艺术将走向技艺合一、时空一体的叙事建构观点。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教授、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川教授立足于个人的影像创作、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阐述了他对摄影艺术与技术相关问题的看法。他把超越地域、文化种族甚至意识形态的摄影图像,等同为一种世界通行的大众化语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教授以趣味化的语言,讲述了“物理学家”的真正意义,建议北京电影学院要开好物理课。他说,正是因为物理,人类的一切“荒唐”成为可能,电影与摄像的诞生便得益于物理学的探索发展。真正的物理学家,其思想能穿透存在的迷雾,寻找自然的奥秘。他们的成就共同构筑起人类知识之最厚重、最珍贵的部分。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刘旭光教授,从艺术本体探讨和科学的联系,从东方极简主义、日本美学等角度阐述了他对于“美的维度”的见解。

主论坛Q&A环节

这场来自科学界和艺术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与会者,尤其是高校院所的年轻人呈现了一场多元思想的盛宴,是一次打破边界和传统学科定义的深刻的沟通。

29日下午,分论坛一:“表象的深度”暨多相计划——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跨学科青年学术论坛在C楼235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张小迪担任主持。

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王钦博士后通过分析VTuber(或称“虚拟主播”)的三个“身体”(person/persona/chara),揭示VTuber与受众之间“交流闭环”的形成条件,即“萌要素数据库”和“交流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扭结和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吕明烜老师的演讲题目是《“垂衣裳”与“服制像”》。他抓住了从服饰理解儒家技术观念的绝佳角度,讲解了从先秦的“垂衣裳”到西汉的“服制像”,借助儒家对于服饰的理解,可以观察到儒学关注技术、理解技术、打开技术的典型特征。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员、纪录片导演赵谦老师结合自己指导的纪录片作品《北极!北极!》进行了讲述。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北极与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清华大学傅正老师从历史与政治的角度探讨了热的冲突和冷的现实。他指出,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作为“反乌托邦”名著,其背后隐藏着了欧洲身份认同的焦虑,建议深入研究当时的意识形态对于今天的欧洲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

青年艺术家郝量讲述了自我新近创作的个展思考。他的个展借助“辟雍”来呈现一个学习的过程。“辟雍”是这个过程中的中枢或节点,它连接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对物质的认知和探索、对情感的体验和抒发,也是对既有知识的不断修正以及艺术家独特个体的感知与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冯庆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义-气”的美学、游民文化的艺术表象和治理意味。

分论坛一嘉宾合影

30日上午,分论坛二:“构筑图式:科技/艺术的产业创新之维”在北京电影学院C楼236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师吴宝俊老师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山世光教授的演讲主题围绕科幻电影中的AI技术展开。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教授在题为《关于未来的艺术》的报告中,提到艺术的形态和意义因创作者、创作工具和受众诉求等时代环境变化而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叶盛教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科学、科普、科幻这三位姓“科”三兄弟的爱恨情仇。

科幻评论家李兆欣则认为视觉媒介是科幻发展的理想载体,但当今各个成型的科幻视觉产业的核心创作者都是诞生于浓厚的文字阅读环境,想要爆发,必须全面提升对文本的了解,提升从业者科幻阅读、创作的能力。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易祖强老师透过当下“驱动论”与“批评论”之间的历史观论争,发现背后凸显的辩证式逻辑恰恰提供了其继承艺术“前卫传统”之后的时代性轮廓。这对重新梳理设计的价值维度、审视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均提供了不同视角。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崔涛老师以收益管理为引,介绍基于大数据开展建模与分析研究的关键技术,将数据分析与建模应用于热点IP改编预测分析的初步结果,展示大数据建模及其在影视行业应用的结果。

分论坛二Q&A环节

30日下午,分论坛三:“未来叙事——影像艺术·科学素养”暨闭幕式在北京电影学院中等放映厅举行。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孙星副主任发表闭幕致辞。他介绍了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的职能,并与在座师生交流了工业创意、工业美学和工业文艺三个方面的问题。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孙星副主任 致闭幕辞

分论坛三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副主任兰俊副教授主持。论坛观点精彩纷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研究小组首席科学家苟利军以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切入点,为观众分析讲解其中所涉及到的天文学知识。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林韬副教授强调创新是科幻电影的灵魂,但科幻电影也是讲述人的故事,需要遵循电影的叙事技巧与逻辑。

兰俊副教授从自身的建筑学专业出发,讲述了电影与建筑,特别是美国影院建筑的百年历程。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特效数字虚拟实验中心主任刘言韬教授认为,如何培养高科学素养的艺术性思维,如何培养跨越学科边界的创造力,是我们在电影教学中需要着重解答的核心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陈征老师,以《流浪地球》为例,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科幻迷兼物理老师来说,那些大胆、浪漫却又基本符合科学常识的幻想,常常为科技发展提供目标和愿景,成为科技发展的预言。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郭劲锋副教授认为,对电影导演教育培养的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目的观”的调整,要改变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评价体系。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量子信息中心尹璋琦老师总结了科幻电影中有很多与量子物理有关的桥段:平行世界、循环时间、量子领域等等,他讲述了科幻电影背后的量子物理,以及量子物理学家。

在这次分论坛中,大家对科幻电影、影院建筑、艺术思维、电影教学等看似传统的领域展开讨论,却也蕴含着影像艺术和科学素养互相滋养,有关未来的叙事。

 

分论坛三(闭幕式)Q&A环节

历时两天的“开物与顿悟”大型艺术与科学论坛圆满闭幕。相关方面对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合办的这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等多家媒体也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北京电视台对此次论坛的报道

“开物”是通晓物之理(取自:天工开物。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顿悟”是指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中突发性的觉醒。

开物与顿悟,有关科技的手段与精神的感知,在表象的深度下构筑图式,并以影像艺术和科学素养完成未来叙事,完美诠释了艺术与科学的高峰相会。

责任编辑:徐可芒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