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交所介绍,在前期开展的科创板客户适当性管理情况专项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证券公司在客户适当性管理方面,特别是在对投资者“垫资开户”的主动甄别方面存在问题:一些证券公司对垫资账户的筛选条件较为简单;部分证券公司尚未制定客户资产异常变动的监控流程和业务制度;部分证券公司未主动对资产异常变动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资金性质及在一定时期内账户资产分布异常情况等进行核查;还有一些券商对客户的知识测评流于形式。
为此,在5月13日举行的科创板相关业务培训中,上交所重点针对专项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券商严格承担主体责任,让所谓的“垫资开户”等问题在科创板开板前清理干净。
上述问题的出现,表明市场相关各方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清楚,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方面,部分券商仍保持传统的通道业务思维,依赖客户量获取利润,热衷游走于灰色地带获取各种“非标”客户从而增厚业绩,却不愿意在深度挖掘客户价值上下功夫。在这些券商那里,适当性管理成为表面文章,导致“垫资开户”等问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投资者对于科创板的市场特性和功能认识不清,对科创板的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更是缺乏考量,抱着“逢新就炒”的老思维,一厢情愿地把科创板以及科创板有别于传统主板的特殊交易机制当成投机炒作的机会,挖空心思想冲入科创板“淘金”。凡此种种,对于科创板的成功开板,对于科创板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都将带来潜在危害。
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科创企业的不确定性较大、价值判断较难等特性,决定了科创板更适合具有一定资金实力、专业投资能力和经验,以及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建立科创板客户的适当性标准,即是对科创板交易秩序的维护,更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或许,有些券商会担忧,券商没有权限和能力对用户资金账户进行“穿透”,核查手段有限,“垫资开户”难管。其实,科创板相关规则对客户适当性管理及相关券商职责,是有明确的规范和程序的。这些券商应首先自问,自己是否真正尽到主体责任,是否已做到关关严把。上交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显然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券商能力问题。
上交所已明确表示,将持续跟踪评价证券公司科创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发现落实不到位或发生投资者投诉纠纷的,将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上报中国证监会。这是对相关券商的郑重提醒:如果在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上“耍花腔”,在“垫资开户”等问题上“掩耳盗铃”,后果会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