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施工的成本日益上升,“用工难”正在催生新的建造形态。近日,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剑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在脏、繁、重等劳动场景下,可以缓解“用工难”的问题,提升行业的效率和效益。
朱剑敏同时还指出,建筑机器人可以替代一些高危险的工程任务,改善建筑环境中的工人安全状况,争取让高危建筑从业人员“零伤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为制造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同时鼓励深化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
如何将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建筑领域?资料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作为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2018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建筑行业平均年龄为41.8岁,50岁以上占比为30.9%,老龄化问题在建筑行业尤为突显。此外,依靠人工建房,还有着明显的安全风险大、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指出,中国建筑业大而不优,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目前“危、繁、脏、重”特点突出,与时代发展进步已不相适应,亟需对行业进行创新改造。
杨国强认为,智能制造将在未来有效地提升建筑效率,建筑机器人的加入将全面提升产品的安全、质量、美观、经济、适用和耐久。同时,相对于工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市场庞大,但是建筑非结构化环境的挑战也很大,迫切需要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解决。
“但是,研发建筑机器人也面临重重挑战。”朱剑敏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此前机器人更多侧重在工业机器人,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可移动机器人研发则会面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的挑战。另外,在人才团队的招纳培养方面,需要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情怀。在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为行业和消费者创造实际应用价值的“研发”实际上是分开而言,“研”是基础技术方面的投入,“发”相当于技术最终要成为可使用的产品。
据了解,近一年时间,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不断抛出大动作。作为碧桂园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以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相关的机器人核心技术为主要方向,全方位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涉及建筑、装修、机器人餐厅、智慧家居、现代农业、医疗、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