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专业与创新驱动 外资产险加速掘金中国市场

2019-05-30 10:56 上海证券报   黄蕾

在车险占比高企、保险业“唯保费规模是图”的这几年,专攻“高精尖”业务、稳扎稳打的外资产险公司的风头却一度被盖过。如今,在车险严监管、保险业创新服务助力实体经济的新经济环境下,外资产险也将迎来逆袭机会。

作为全球再保险巨头瑞再集团旗下的直保公司,瑞再企商保险大中华区首席承保官杨静淇对此深有感触。她在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瑞再企商多年来坚定走创新专业之路,而今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将带来可观的保险商机,外资险企将迎来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一带一路”带来保险商机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给保险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借助母公司的全球资源平台上,外资产险开始争相掘金。

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保险商机,杨静淇坦言,他们在充分调研后发现,中国企业涉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能会面临政治、经济、运营、监管等各种风险,具体风险视不同国家而定,这些风险部分可以通过保险这一工具来进行转嫁。

这对于拥有全球网络和专业团队优势、擅长承保大型跨国项目及特殊风险的外资产险而言,无疑是一块大“蛋糕”。据瑞再企商研究,预计到2030年,与“一带一路”基建相关的潜在保费规模可达340亿美元。诸如工程险、航运险、责任险、保函等险种,因此将出现明显的保费增量提升。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保险机遇也不容小觑。在杨静淇看来,目前,从大湾区的保险承保情况来看,无论是深度还是密度,都是不够的。瑞再企商提供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7年间,粤港澳区域受台风影响而产生的经济损失高达14亿美元,但由保险公司支付的损失占比却不足5%。“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会相应带来更多的基础建设投资,这样一来,势必会带来对巨大的保险需求。”

与此同时,需求的产生也将催热一些险种,比如营业中断险(又称“利润损失险”)。杨静淇告诉记者,巨灾引发的不仅是物质损失,更大的损失其实是因物质损失而带来的营业中断损失,但这一风险往往被企业所忽视。“从中国内地多次企业财产险赔案来看,损失最大的是因营业中断引发的利润损失,但从这一险种目前的投保率来看,并不理想。”

耐心深耕细分市场

随着我国金融业迎来更深程度的对外开放,外资险企扎根中国本土具备了更适宜的政策土壤。严监管之下,保险市场也将逐渐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这对于稳健经营、一直未偏离良性发展轨道的外资产险而言,意味着突出重围的机会来了。

在杨静淇看来,瑞再企商将把握住这种机会,以专业能力进一步叩开中国市场大门。“和传统的中资同业所不同,基于对国内车险市场的洞悉以及我们集团的专长,决定我们只做非车险业务。我们看重的是有价值、有质量的增长。”

其中,责任险已成为瑞再企商的第一大险种,这与整个产险业的发展形势不谋而合。今年前四个月,责任险保费收入已成为在财产险领域中排名第3的险种,但比重仍只有6%左右。

“产品创新”一直被视为外资产险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利器。杨静淇说,目前瑞再企商的责任险产品链较为丰富,包含职业责任险、董监高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产品责任险、针对不同行业的单独的产品召回险(包括食品行业危机公关管理)等,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渗透率仍然很低。

“随着公众的维权和保险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法律制度和司法环境的加强,责任险未来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据杨静淇透露,除此之外,其创新保险还有针对能源和农业的天气指数保险,海上风电施工及首运营保险和风险管理,针对自保公司的多险种解决方案等。

外资产险在专业保险领域的强势,源于其全球网络和专业团队的优势,这也正是中资同行所欠缺的短板。不仅如此,外资产险的业务已逐渐从“风险解决”转型为“预防风险”。而这恰恰是中国本土产险公司所不具有的优势。这些细分市场将成为外资产险在华业务突破的不二选择。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