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秦,1969年生于南京。199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后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2013年进修结业于英国伦敦金士顿大学创意设计专业。现任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贾又福研究会常务理事。同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中国书法院。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发表专业论文及艺术评论文章共计三十多万字。作品发表于几十家专业杂志报纸及地方大众媒体。南京十八频道、山东收藏频道、央视书画频道、南京广电等曾作专题采访报道。出版个人画集4种。
作品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全国政协、南京大学、金陵美术馆等机构与民间藏家。
《故国晚秋》
■赵秦能坚持写生、坚持求真、坚持远俗。可见源自真山真水的形象具体性和可感性。在写生中丰富了自己的感受,也获得了笔墨的验证。这便是“求真”的收获。“远俗”是一种思想品质,很自觉地与喧嚣的画坛时流保持距离,他跟随贾先生最大的收获是沉住气、下功夫,从艺术实践的点点滴滴积累,使自己的风格面貌不是寄生在已有的样式之上,而是在自我精神的生成中成长起来了。——范迪安
《栖霞僧踪》
■赵秦主攻山水画专业且致力于画史画论的研习,并已有相当建树。他对于传统的学习,善于带着问题通过临摹经典解决问题,从而在加深认识山水画优秀传统之同时,印证和深化其个人山水画创作之心得。有助强化其渐臻成熟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这样明确的理念指导下,赵秦不仅在艺术上有了厚积薄发的成果展现,并且在较为丰富的实践总结之上又有了经过理性思考和验证的学理升华。——聂危谷
《栖霞山三圣殿》
■赵秦的作品使我们找回了文人画的感觉。说起江南,难免不说空灵通透,赵秦的画就是如此,是遗传还是修炼,恐怕两者都有,后者更多一些。修炼既有修养和阅读,也有文化的薰陶,也有静心的捉摸和内功的苦练。古人是乐山乐水而画山水,赵秦则是想山想水而画山水,他的画为都市的嘈杂提供了一种向往,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向往。山水被他理想化了,这种理想化不是太虚幻境,而是现实的离我们远去的自然。赵秦笔墨疏淡,意境幽深,有古人遗风,但仔细看去,似乎又都是实景实情,古人的笔墨被他转化为现实的场景,但都小心地掩盖起来,岁月苍桑,江山早不依旧,画面尽管清新,隐约却是深深的叹息。——易英
《夕阳山外》
■像这样好好坚持几年传统是好的,就是不要急,想快就是慢嘛!——亚明
《桃花源记》
■你的这个包含王蒙、龚贤、倪瓒,传统深处能挖到新东西的。——徐邦达
《雨润烟浓》
■赵秦的画会呼吸。讲究线条本身“书写式”的美感,故尔气韵贯通、血脉活跃,通过有组织的笔墨线条,使作品象征着一种清凉、洁净的气派,准确地表达出了不同学派的中国古代先贤共有的那种崇尚清纯而朴厚的“诗意生存”态度。属于“新古意符号型”风格范畴,在当今消费文化时代下,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傅京生
《飞升》
■赵秦平时也超邈淡泊,对传统文化的研习底蕴深厚。他的画如空谷幽兰、天边云霓,是文人山水画风格,接续元黄公望、倪瓒等大家的余脉,表达人的灵魂旨趣和对自然的向往,所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金鑫荣
《有时闲看白云高》
■画品如人品,是指做为文人的画者必须具备卓尔不群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这种独立人格标准的建立,才能创造高品格的艺术品。赵秦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坚持着这种独立。我相信这个时代的艺术史一定会留下他的烙印。——吴厚刚
《晚归 1》
■近来的题材具有更为浓厚的文人画色彩,但他巧妙避免了一些文人画中小情小调小自我的小家子气和委琐作派,发扬了正大中和,古朴雄健的儒家风范,显示出阴阳互生,清空简妙的道家气局,还不难看出玄远飘逸的禅学旨归。——西沐
《晚归 2》
■他在临访古人名作和对景写生方面下过相当多的功夫。他自认为窥见了些许堂奥。他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自己的作品与古代大家的作品并列悬挂,直到看得自己汗颜为止。尽管这样,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的技法DNA是纯正的。他的表现技法承传了董源,巨然,吴镇,王蒙,髡残,龚贤等诸多大师。但“意境高于笔墨”是他坚守的创作理念。可以期待的是,只要他抱定自己总结的“艺术是历史的真实、自我的真实和自然的真实相统一”的创作原则,我们就一定能读到他更精彩的作品。——秋水
《药翁》
■贾又福的弟子中能够将师父的精神世界看透的,赵秦是很厉害的一位。无论是他的一语中的还是三言两语。能研究透师父,而不走师父的道路,他的胆子和魄力就不一般了,当然这二者是在学识和见识的基础上。他是真人,真画人,真性情人。他的画现在正在破茧化蝶的时刻。——陈胜临
《六朝烟水》
《江雨菲菲》
《野云孤飞飞》
《荒寒入真境》
《振衣千仞岗》
《夜雨秋灯》
《山雨欲来》
《电击大荒 1》
《电击大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