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618战报:下沉市场迅猛出击 今年更比去年强

2019-06-19 16:52 中国财富网   衣韵潼   原创

中国财富网讯(衣韵潼)随着各大电商618销售战报的出炉,年中最大的“剁手狂欢节”终于在6月19日0时落下帷幕。

数据显示,今年的618各大电商仍是战绩颇丰:京东累计下单额达2015亿元;天猫上百个品牌成交额超2018年双11;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3%;聚划算18天为品牌拉动3亿新客;更有“五环外”强势入局的拼多多,618订单数突破11亿笔,GMV同比增长超过300%。

618: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纵观2018年618全网2844.7亿元的交易数据,2019年的618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京东发布的最新战报,截至6月19日0时,仅京东一家的累计下单金额就已达2015亿元,单日售出1.67亿件商品,较2018年1592亿的618成绩单上涨20.99%。

除京东外,天猫也以“史上最强”为目标发力。数据显示,此次618天猫实现了“比肩往年双11”的豪言壮语,仅在6月16日的第1个小时,就达到了2018年的全天业绩。活动期间,天猫上百个国内外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双11,最高增长突破40倍,超过110家品牌成交额过亿。其中,聚划算天猫618为品牌带来了3亿以上的新客,天天特卖为产业商家带来了4.2亿订单,淘宝直播引导成交130亿,直播抢购已成为热卖商家的标配。

川财证券首席投顾李松泽对中国财富网表示,618各大电商品牌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这在宏观经济偏软的背景下看起来不合情理,但实际上却是符合现实的。

“在西方的经济观点中,有一个总结很有意思,叫做‘口红效应’,在经济低迷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增加,这是因为口红作为一种非必要消费品,其单价低、单次消费低、满足感强,在经济低迷时反而更能吸引人的消费欲望。反之,大件消费比如汽车、房产等受制于宏观经济就非常明显了,今年以来汽车销量逐月下跌就很能说明问题。”李松泽说。

巨丰投顾投顾总监郭一鸣指出,虽然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尽人意,但14亿人口基数作为强大的消费基础,对消费的贡献仍是不言而喻。“中国不仅有强大的市场,同时还有有力的后备力量,这是很多国家都羡慕而无法企及的。”

专家:选618发力没那么简单

网购狂欢节“618”的诞生,实际上最初仅“专属于”京东一家。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成立京东。2010年,随着京东品牌的不断壮大,消费者才逐渐认识并接受京东与“618”之间的联系。

但让京东郁闷的是,好好的“庆生party”还没办多久,2003年起,阿里、苏宁、拼多多、唯品会等就也纷纷盯上了京东庆生大促这块肥肉。从最开始各玩儿各的,到后来的齐心参与,合力将618变成了一场电商平台的集体狂欢。

为什么要瞄准618这个时间节点发力?郭一鸣认为,其实各电商背后都有对销售业绩的极大考量。

“从传统零售情况看,一般6月和11月属于相对的销售淡季,包括整个6月在内的蓄势都是对市场及企业业绩的刺激。如今,伴随着电商平台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断改变,在头部电商取得显著效果的‘诱惑’之下,各大电商也有意跟随。”郭一鸣表示,“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许作为二季度最后一个月的6月,业绩的冲刺对于年中财报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李松泽则认为,就像淘宝促成了“双十一”,虽然618电商节最早由京东发起,但现在各大电商纷纷给普通的日子赋予消费属性,这只不过是商业运作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