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银瑞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ETF(下称“工银瑞信湾区ETF”)的获批,公募基金对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的投资布局已“蔚然成风”。在公募人士看来,在经济规模贡献度、产业链完整性、公司竞争力等方面,大湾区表现出了较高的投资价值。而从各指数成分股占比与湾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来看,湾区聚集的科技巨头或将是本轮科技行情的主要标的载体,尤其是5G领域。
纷纷布局湾区ETF
工银瑞信湾区ETF跟踪的湾创100指数是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指数的核心旗舰指数,成分股包括腾讯控股、中国平安、美的集团等100只在深沪港交易所上市、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湾区实力标的。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9日湾创100指数发布时,多家公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湾创100指数对公募基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会在指数发布后及时推出相关基金产品。其中,有基金经理直言:“湾创100指数列出100只龙头个股,为投资者遴选大湾区主题相关投资标的提供了方便。”
记者跟踪发现,在随后的5月和6月,就有南方基金、建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公募上报了跟踪湾创100指数的ETF产品。记者查阅证监会官网获悉,除了已获批的工银瑞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ETF,目前仍有约10只湾创100指数ETF在排队申请。
实际上,“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巨头聚集,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创新重镇。公募通过指数产品和主题产品来捕捉区域行情,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深圳某公募人士指出。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7年7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就发布了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系列。而同在湾区内的平安基金,其旗下的平安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ETF已在2018年12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内首只粤港澳大湾区主题ETF基金。同时,记者从招商基金处获悉,由于看好大湾区国家战略和科技创新发展方向,该公司近期已上报了跟踪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创新精选50指数(下称“沪港深通湾创指数”)的ETF产品。
投资价值凸显
招商基金全球量化投资部投研人士对记者直言,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发展引擎,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为10.87万亿元(在全国GDP总量90.03万亿元中占比12.07%),与同期的韩国经济总量相当。其中,互联网科技龙头汇聚的深圳排名第一,以2.42万亿元贡献了22.26%的经济规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则以2.40万亿元的经济规模排名第二,湾区经济占比为22.1%;而担任着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的广州,则以2.29万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三,经济占比为21.06%。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是未来15年左右国家的关键发展战略之一。”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总监成钧分析指出,大湾区产业链完整性较强,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散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其中,香港和澳门在金融、医疗、旅游、博彩等行业存在明显优势,具有较强辐射性;而珠三角地区的9个湾区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不仅弥补了港澳地区产业“空心化”,还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1800家。而从2019年世界500强名单来看,湾区内有20家企业上榜,超过旧金山湾区的11家,其中还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和腾讯控股进入了盈利排行榜前50名。
这带来了显著的投资价值效应。Wind数据显示,从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28日,湾创100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8.21%,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的累计收益率4.33%与14.93%。截至8月13日,在运作的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基金已有42只,累计规模达357.41亿元,成立以来平均回报高达40%。其中,成立于2014年4月份的安信价值精选最新单位净值为2.68元,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达到了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