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柯律格研讨班系列第三期:从公共空间到世界空间

2019-08-27 22:58 雅昌艺术网

hUXS4RlpWvCkWGs6O9acIbR6nKSlVZtHx2cFSidY.jpg

柯律格研讨班系列第三期:从公共空间到世界空间

学术主持:柯律格

时间:9月1日 14:00-17:00

地点: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20层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在OCAT研究中心2019年的年度讲座中,柯律格提出用“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来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上的三个跨国瞬间,不仅构成了现代主义和现代性去欧美中心化在中国艺术史领域的再尝试,同时也提出了一种艺术史学史方向上的主张:避免艺术史研究对象选择和以此为基础的历史书写呈现机械化。面向艺术史的跨国研究,本期研讨班选取“公共空间”和“世界空间”两个看待跨国连接的视角,将二者并行潜入三个历史案例及一个历史化的当代案例中,意在强调艺术交流中连接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在两种视角的张力之间迫使我们反观“公共”和“世界”各自侧重的焦点,以及它们当下的现实意义。

作为现代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公共空间建立在媒介和信息的大规模自我复制,以及物、人和观念的迅速流动之上。抽象地来说,这一流动性使得人们对于空间的想象不再受制于地理上的邻接性,空间(space)从而不仅区别于地方(place),还能够整合一系列地理上断裂(disjunctive)的地方,以“连接性(connectivity)”的面貌将它们连贯地呈现于人们的想象中。全球范围内,商品的流通、个体的游历和迁移、出版物对于信息的大规模迅速扩散将这一连接性上升至一个可强烈感受的层面,将艺术史的课题一面推向世界博览会等显而易见的跨国的空间,另一面又深入到展览等一系列公共活动背后潜藏的跨国因素。

在概念谱系的层面,公共空间与公众想象、公共性等一系列相关语汇缠绕在民族国家的理论话语之中,使得公共空间尽管突破地理邻接的禁锢,却转而服从于国家边界的准则。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单位展开的艺术史跨国研究,往往将人或物的跨国流动禁锢在以国家为载体的研究对象之中,进而,交流和影响停留在一国与他国、或几国间输入或输出的单向流动,而非多国间历时的交互。显然,公共空间与民族国家概念上的胶着造成了一种理论负重,让它无法充分描述现实层面中人、物和观念频繁跨越边界的多向流动,及其应运而生的复杂性。

作为一种观念,“世界主义”缺乏固定的谱系,它未在任何话语中得到过系统阐释,并依附于多样的历史实践,指向过去各种“超越本土”的思考和行事方式。在此基础上,由各类经验实体汇聚而成的世界空间以其“弹性”的定义和“多样化”的构成与公共空间相互补充。它帮助研究将视角带离固定的区域或国家范围,追溯流动本身。在本次讨论中,宫廷画像、木刻展览、文化名流的葬礼和书店的建筑形式因此迈出本身的语境,加入了跨国语境,以及两者间的互动、协商。

多元导向同样带来一种史学史的反思,迫使我们重审当下艺术史书写中对象选择的标准。什么样的艺术是中国艺术?用欧美现代主义的媒介创作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或用中国的水墨创作现代都市题材的作品,又或者说中国艺术家在英国创作的英国乡村题材的现代派油画,这些是否在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以上提问的意义正是在于认清没有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在艺术史研究中引入“世界主义”的视角,用其跨越边界和多样化价值的取向,帮助我们重新看到历史上一些边缘个体或群体发挥能动性的尝试。同时必须指出,当下的全球现实依然由民族国家和其对应的边界构成,“世界主义”不以另一种普世的姿态寻求与民族国家进行对抗,而在边界之间寻求与其共存,这对我们应对当下的形势也有实在的现实意义。

研讨班流程

14:00-16:00

发言人:董丽慧(北京大学博士后)

发言题目:《慈禧/观音/圣母:1904年中国皇太后的三种形象》

发言人:艾姝(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

发言题目:《1935年全国木刻联合展之木刻史叙事框架的起源、展现与影响》

发言人:蔡涛(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鲁迅葬礼中的沙飞和司徒乔:兼论战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媒介竞争现象》

发言人:杨之彦(芝加哥大学博士候选人)

发言题目:《实验何为?1996-1997, 张永和在北京—— 初探“实验建筑”的宣言》

16:00-17:00

圆桌讨论

学术主持人:柯律格

对话嘉宾:董丽慧、艾姝、蔡涛、杨之彦

发言题目简介

董丽慧:《慈禧/观音/圣母:1904年中国皇太后的三种形象》

统治者肖像的公开展示和收藏,是始自古波斯和古希腊的传统,在西方社会长期存在,今天在世界各地也已十分常见。但是,在中国,对统治者肖像的占有和展示逐渐成为统治合法性的象征,近千年来,长期被禁止逾出宫廷。而这个禁忌在中国的终结,正是始于20世纪初慈禧肖像的公开。庚子之变后,布面油画和摄影作为西洋媒介,更是第一次被应用到中国统治者肖像的制作中。1904年,正值慈禧70大寿之际,其油画像送至美国世博会美国馆展出,而同在世博会的中国馆,展出了一架题名《圣母皇太后》的圣母子桌屏。与此同时,在国内,慈禧正将其扮观音手卷赏赐近臣,而慈禧扮观音的照片也在上海的报刊上公开售卖。本次发言即针对1904年现身国内外公众视野的三种中国皇太后形象,对其中涉及的性别和宗教问题、以及跨国利益合作与较量进行分析,探讨20世纪初以中国统治者形象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现代尝试及其国际语境。

艾姝:《1935年全国木刻联合展之木刻史叙事框架的起源、展现与影响》

1935年,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以展品呈现了“古今中外”的叙事框架,并影响到同年的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第二回半年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兴版画运动中对木刻史的多次书写,也往往潜藏着“古今中外”的模式。此框架,将时间与空间以卡尔·瑞贝卡指出的“全球历时性的时空秩序”的方式交织。其最早的中文范本来自于1929年鲁迅《近代木刻选·1》之“小引”。但这个范本有日本文献的出处,即旭正秀的《创作版画的制法》。

为推进新兴版画运动的发展,1935年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组织者对“古今中外”的木刻史框架采取了扬“中”重“今”的处理。采用了类似展览结构的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成员更展开相应的理论研究实践,以多篇文章传播、引领了当时新兴木刻创作潮流的转变,即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普遍模仿西方木刻艺术风格的潮流转到有意识地挖掘中国传统木刻中可体现民族精神的元素。他们通过比较世界各国的版画艺术,在中国民间木刻中寻到了独特的新兴木刻发展方向。在此转变过程中,木刻史的世界性为塑造具有中国的民族性的现代木刻艺术而服务。

蔡涛:《鲁迅葬礼中的沙飞和司徒乔:兼论战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媒介竞争现象》

1936年的鲁迅葬礼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历史现场,各种艺术媒介的混杂和竞争的关系,在此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很难寻找到一个可以替代的美术史事件,来考察抗战之前中国美术界发生的结构性的转承变化——在葬礼现场逐渐成型的跨媒介公共艺术展演模式,抗战之后被发展为全局性、体制化的艺术宣传战,并进而向新中国的政治宣传模式递进。在沙飞和司徒乔等人展开艺术实践的这个特殊现场,一位混血的策展人陈依范(Jack Chen)正极力游说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们转向他所信奉的苏联模式——也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形态,这恰恰对应了走在战争危机边缘的全球范围内艺术价值观的重大转向。陈依范的现身说法,对沙飞及其周边的年轻中国艺术家们给以了无比强烈的刺激。而陈依范此时接受苏联官方委托正在企划的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其后更顺延至欧美巡展),以及与陈氏有着密切联系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都给包括沙飞在内的中国左翼艺术家们以一个切实的国际反战同盟的实践和想象空间。

杨之彦:《实验何为?1996-1997, 张永和在北京——初探“实验建筑”的宣言》

“空间”这个概念在20世纪中国建筑史上既熟悉又陌生。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建筑的实践活动还是话语建构中都未将“空间”放在主要位置,而是优先考察形式,风格,结构等更为可见的元素。这一局面在八十年代开始慢慢开始发生转变。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张永和于1996年结束了15年左右在美国留学工作生活回到北京,以体制外建筑师的身份开始将北京作为其实践和思考的出发点。学界一般将以他为中心的年轻一辈建筑师们在接下来的十年期间的建筑活动称为“实验建筑”。

本文尝试通过比照阅读张永和在1996至1997年间的一个建成项目(北京席殊书屋)和一篇建筑宣言(《坠入空间》)来考察中国当代建筑里以“空间”为核心的实验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跨文化价值取向。并通过其个体在全球化语境里的移动来思考“实验”在建筑领域里具体的面向,包括与其他媒介之间的互动,对理论的诠释和挪用,以及“宣言”作为一个场域(site)自身所具有可读性,公共性和脆弱性。

发言人简介

董丽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在站研究方向为中西艺术交流及视觉文化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晚清宫廷肖像、传教士美术、早期摄影史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博弈与错位:从慈禧肖像看晚清国家形象塑造》《妖术/技术/美术: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摄影的历史语境》《明清之际随传教士入华的西文插图书籍及其在华影响》等论文十余篇,已出版专著《西洋图像的中式转译:16、17世纪中国基督教图像研究》。

艾姝,中央美术学院在站博士后,正在进行学术项目“新兴版画早期(1929-1937)的艺术媒介与传播研究”。2014年以博士论文《民国时期天津美术馆视觉文化研究》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学与艺术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专注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目前已发表的部分代表性论文有《民国初期天津市美术馆的美术影展与美术摄影文化的早期建构》《现代图像语境与司徒乔创作中图文结合的探索》《图像宣传、声音转向与现代文化——新兴木刻运动早期的“标语画”与口号》《知识传播与再造:新兴版画运动早期的技法文献写作》《李桦的水墨人物画探索与媒介转换》等。

蔡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供职于广东美术馆。研究领域包括中日近代美术交流、战争与视觉文化、新中国美术史,近年来尤其关注战争和社会变局之下中国现代美术的制度转型与媒介竞争现象。策划的展览包括“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2007年)、“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览(2018年)等。2010-2011年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京都国立博物馆驻馆研究员),2011-2012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杨之彦,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生候选人,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东亚建筑史。博士论文主题为中国建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两千年初的“文化转向”,考察“近代建筑”的调查与历史写作,建筑期刊,“实验建筑”,以及建筑展览在当代媒介及语境下的形成和流变。本科毕业于纽约州Sarah Lawrence College, 曾先后在纽约布鲁克林徐冰工作室,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地有实习工作经历。自2015至今参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合作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项目,担任海外联络人与编委。2019-2020年度Rhoades Curatorial Fellowship获奖人。

学术主持人简介

柯律格出生于1954年,于1983年获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蒙古与中国研究(Mongol and Chinese Studies)博士学位。他曾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长期从事策展和研究工作,并先后于苏塞克斯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教职。2007年至2018年间,他于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的职务,现为该系荣休教授。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柯律格在2004年获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责任编辑:徐可芒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