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将进酒Bar】纳兰容若:中国最后的古典贵族

2019-10-19 12:30 中国财富网   九公子的碗   原创


纳兰性德,字容若,本名成德,后避讳改名性德。

一个兼具戎马之气与名士之风的相门之子;一个活三十载却令后人感怀三百年的忠贞之君;一个拥有自由高洁精神的贵胄公子,为什么让人如此念念不忘?

情深几许 只道是寻常

是夜。

月光皎洁。

青色窗纱随风飘动。

容若闭目沉睡。

忽闻得一阵花香,感觉手似乎被轻轻握住。

容若心神一动,蓦地睁开眼帘。

只见发妻卢氏正深情地望着他,淡妆素服,眼角似有泪痕。

容若心中大恸,失声说道:“你终于舍得回来看我了……”

卢氏也哽咽着,与容若诉说相思之情。

然时间不长,卢氏便要起身离去,临行前只留两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说罢身影一闪,消失在月色之下。

容若马上伸手要抓住,却扑了个空。

才缓过神来,这原来又是一场梦……

世事无常,他的妻子卢氏,早已过世,这一次依旧是短聚长别。

遂怅然抬笔作《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纳兰容若《沁园春》

缠绵悱恻、声声血泪。

此情此景在卢氏去世之后就是容若生活中的日常。

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诗吟句、引经据典常常令容若都自叹不如。

容若闲暇时,会亲自为卢氏调制芙蓉花露,二人同倚斜阳、对饮醉酒。

酒香伴着夏日花香四溢,卢氏经常喝到一半便面若桃花,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红唇间漾着清淡浅笑。

于是便撒娇早早睡去,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才貌双全的卢氏与容若天生一对璧人。

可惜容若与卢氏的美好生活为期不过短短数年,卢氏后因难产身虚故去。

绮梦之促,比似昙花;缱绻之心,忽然失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赌书泼茶、被酒春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身边却再也没了红袖添香。

长情之贵,当世难得;浮生若梦,只愿此情共长久。

钟汉良饰演的纳兰容若

然诺重 君须记

容若长情重情,对爱情如此,对友情亦如此。

康熙十五年春夏间,刚考上国家公务员的容若结识了年已40的顾贞观。

此时容若22岁,正值青春。

两人知己乍逢,一见如故。纷纷感慨终于找到了能够理解自己和信任自己的“灵魂伴侣”。

于是两人互赠“情书”,袒露心扉,“后身缘恐结他生里”——今后无论多少艰难曲折,都要初心不改、永结友谊,至死不渝。今生为友绝不后悔,如果有下辈子还要续愿为友。

清朝初期官场斗争、满汉冲突层出不穷,人们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民族隔阂和趋利避穷的倾向。

只有容若不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遵从内心,喜欢与心气相同的高雅之人结交,无论贫穷富贵,无论品阶高低。

容若对这位比他大20多岁的知己可谓是掏心掏肺。

顾贞观没地方住,他便在自家旁边生生盖起了个茅屋(因为他们不喜奢华)邀他同住,以便他们在工作之余秉烛夜谈。

你弹琴来我度曲,你吟诗来我作赋,两人时常“迟日三眠伴夕阳,一湾流水梦魂凉。制成天海风涛曲,弹向东风忽断肠。偶尔还会相互吐槽交流一下最近的生活感想唠唠家常。顾母去世之时,容若出钱出力,让囊中羞涩的顾贞观有钱置办葬礼。容若为不能与挚友时常相聚而忧愁: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螿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清平乐忆梁汾》

顾贞观当时虽小有名气,但奈何资历浅薄还囊中羞涩,没有靠山也不愿加入朝廷派系之争,于是知难而退选择寄情诗词借酒消愁。

容若经常劝他别太在乎世俗眼光,努力振奋赶紧在京城赚钱糊口稳定下来才是。

但是顾贞观是个性情中人,偶尔还会口出狂言惹恼政敌。

容若便悄悄利用父亲明珠的权势和影响暗中加以调节庇护,默默守护顾贞观。

当时科场案层出不穷,顾贞观的好朋友吴兆骞被仇家诬告蒙冤被捕,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宁古塔,极北苦寒之地,7月便开始飘雪,9月河水尽冻,到3月份才开始解冻,物质极其贫乏。

顾贞观不忍好友长年受此磨难便求助容若,想要救出吴。

吴最初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时候容若才5岁,对吴的了解也止于顾贞观的描述和周围人的只言片语。但容若见怜于失路才子,毅然决定救助吴。

科场案是先帝所定,政策及各股势力明争暗斗,营救必定苦难重重,容若允诺10年为期救回吴。但是顾贞观救友心切,希望5年之内可以救回吴。

容若看着顾贞观满脸期待的样子,感怀于他的情真意切,一咬牙一跺脚,承诺5年必想方设法救回吴。

这5年容若和父亲明珠明里暗里使了不少银子和力气。

吴终得以在第5年平安回京,时年51岁。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容若为彻底营救吴,干脆把他及其妻儿一同接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吃穿住一应俱全。

吴感激涕零,不想白吃白住,便主动请缨教容若的弟弟揆叙读书,也算报答容若一家救命之恩。

这段时间容若与吴也相谈甚欢,白天弄墨吟诗,夜晚下棋谈心,倒比亲兄弟还要亲得几分。

4年后吴兆骞因病去世,跟随康熙外出的容若急忙返京主持安葬,还特意为吴的弟弟安排了工作。

“生馆死殡”的情义不仅传为佳话,更是为当时满汉文化融合、维护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容若公子之贵,当属情义二字,不卑不亢,不为世俗所紧固。

生命不息 追求不止

成为“国初第一词手”不是容若最初的想法。

他骨子里流淌的是八旗子弟的热血,从小按照满人的习惯练习骑射,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精益求精。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渴望在朝堂尽洒韬略、上战场浴血杀敌,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父亲明珠作为康熙时代的股肱之臣,让容若十分钦佩和崇拜。

他的聪明好学让他很快在科考中脱颖而出,但是考中之后却迎来了漫长的“空窗期”。

康熙并未立刻给他安排职务,甚至也没有透露要让他从戎职还是任文官。

这让容若十分苦恼。

虽说容若是个富二代,不愁没工作没钱花,但是不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是万万不愿意的。

既然天意不可揣摩,那还是先搞搞他最爱的诗词文学吧。

于是他利用这段时间编撰完成了《合订大易集义粹言》,而且结识了毕生挚友顾贞观,为他所提的《金缕曲》也让容若之才情盛极一时——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赠梁汾》

所以说人不能闲着,多出去结交朋友,不仅开阔眼界,说不定还能遇到彼此成就的贵人。

后来任命下来,他成了侍卫,扈从康熙,这与他本来的宏图大志相差甚远。

本想着一展鸿鹄之志的热血少年,在常年的随帝外出中偃旗息鼓,逐渐丧失了热情。

试想每天一睁眼都要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种被迫的感觉何其难过。

好在他还有一帮可以谈心聊天的挚友,能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聊表欣慰。

容若出资建了个名为“花间草堂”的诗词活动中心——其实就是最初为好友顾贞观所建的茅屋,以方便文友聚会。

后来又开辟了一处“渌水亭”,环境更为别致优雅,饮酒作诗更加怡然自得。

这算是容若做的符合贵公子财力之贵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之一了吧。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容若照旧与好友梁佩兰、顾贞观、姜宸英、吴雯聚于渌水亭饮酒,各赋《夜合花》诗,好生热闹。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岂料次日容若就得了感冒。

7日之后竟然不幸故去。

这一天,正是卢氏去世6周年的忌日。

容若最爱的夜合花尚在院中随风摇曳,即将长成的夜合花蕾悄悄被风带走了几片花瓣。

贵族之贵,贵在精气神。

即便逝去,容若的青春热血、侠肝义胆之气依旧镌刻在故人乃至后人心上。

急公好义,重诺痴情。

富不等于贵,富不等于雅,真正的精神贵族是像纳兰容若,内心纯净,不染红尘,才华横溢,官旅途中有诗情;生性高洁,朱门里侧不骄纵。

他的情他的义,犹如一曲陈情词令,绕梁千日余音不止。

至净,至纯---正如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五粮液……

执笔:张婉宇

统筹:柯锐 徐丹宁

视觉:乔琦宇 王祺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