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绯闻之外的当当往事

2019-11-11 16:22 做書

你第一次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书的包裹是在什么时候?对于第一代网民来说,这种弥足珍贵的回忆始于20年前。伴随着这段回忆的还有一个名字——当当。

在当当之前,国内的“网上书店”都是线下发行渠道的“线上化”。直到1999年11月,当当的上线正式拉开了中国图书电商时代的大幕。

20年来,当当成为无数用户网购的启蒙者,也凝聚了一群不离不弃的死忠粉。

作为网上书店“百团大战”的硕果仅存者,当当的20年也是中国图书电商从无到有、从支流到主流的一段征程。

当当20年

图书业渠道革命的缩影

20年前,没有四通一达,没有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仍然是天方夜谭,当当在一片“盐碱地”上从零到一搭建起了电商基础设施——图书数据库,物流网络、货到付款系统。

2004年,当当的销售额超过了西单图书大厦,当传统书店只有5%年增长率时,当当已经达到了180%。

随着亚马逊2004年借道卓越网进入中国,双雄争霸的电商风暴开始席卷中国出版业。2004年时,国内网购图书的用户只有12万人,2010年当当上市时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日均访问人数已达161万,年图书销售额超过100亿。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是“网上书店”对出版市场的渠道革命,那么2010年当当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意味着革命初告成功。

随后,京东的入局及两年后天猫图书业务的上线,图书逐渐沦为了综合电商的“引流工具”。“闯入者”们掀起了血雨腥风的价格战,不惜将整个出版业绑上战车,喊出“图书直至价格降到零“的口号。

在资本市场的压力和综合电商的攻势之下,当当也曾吹响了多元扩张的号角,但图书基因却一直没有动摇,2011年时率先挑起价格战的京东图书类目仅有当当的1/3。在杀到门前的价格战面前,当当主动应战。

京东、天猫等巨头的入局,不仅没有打垮当当,反而培养了更多用户网上购书的习惯,加速了网络渠道对实体渠道的颠覆,品类更为齐全的当当也成为受益者。

2016年,私有化让当当告别资本市场的压力,告别迷茫期重新聚焦图书主业,凭借着十几年在出版业的深耕,凭借着在少儿、财经等品类的较早布局,凭借着累计1亿的优质、精准客群,当当的领先地位不仅更加稳固,还在不断扩大。

反观曾经势头凶猛的“搅局者”京东,图书业务愈加边缘,物流优势被不断提速的物流公司追上。曾经提出收购要约的亚马逊败走中国,20年前与当当对垒的卓越早已不复存在。

重装上阵的当当,再一次驶入了增长快车道。

20年前,当当曾经是出版业互联网化转型的一座桥梁。20年后,当图书面对知识付费、短视频等新载体的冲击,当当已经做好准备,与出版业一起守护深阅读阵地,开拓更多元分散的流量,完成场景化变革。

当当为何能从“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

第一批将书城搬上互联网的并不是当当,反而是新华书店、中国书店等线下渠道,以他们“后视镜”的眼光来看,网络只是对传统渠道的一种补充。

直到1999年左右的互联网创业潮,国内才出现了几十家以“中国亚马逊”为目标的公司,而当当迅速在“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李国庆、俞渝这一对黄金搭档。李国庆在出版业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经验,熟悉每一个环节且人脉深厚,而在美国生活10年的俞渝深受投资者信赖,顺利为当当找来一轮又一轮“粮草”。

行业的人脉让当当可以直接与出版社联系,减少中间环节,让低价成为当当的金字招牌。再加上在图书数据库、分类搜索、兴趣推荐等产品层面的创新,当当的图书种类和用户体验远超竞争对手,很快成为“网上书店”的代名词。

2003年,一篇《当当网在中国成功复制亚马逊》的报道让亚马逊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并向当当伸出了橄榄枝。然而,志在做“百年老店”的当当拒绝了收购要约。亚马逊退而求其次将卓越收入囊中。

然而,“精品店”的定位使卓越亚马逊始终未能追上全品类的当当。2004年,当当的图书单品就已经超过4万个,而当时卓越亚马逊仅7000个。

在价格方面,当当自主研发的“智能比价系统“始终保证全网最低价。在物流方面,当当与国内民营快递公司共同成长,反应速度超过与铁路快递合作的卓越亚马逊。这让当当2007年坐上了“全球最大中文网络书店”的宝座。

当当卓越双雄并峙一直维持了10年,2011年卓越亚马逊改名为亚马逊中国之后,当年“百团大战”中的竞争对手系数退场,只有当当走到了今天。

作为图书电商开拓者

当当做对了什么?

当当创立之时,中国的网民人数只有几百万,电商体系完全是一片空白。当当逐一移开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座大山,打通了出版业通向互联网时代的道路。

信息流方面,来自出版业的创始团队为图书数据库打下了良好基础,物流方面则利用各地的邮局和送报公司,资金流方面当当首先发明了COD货到付款。

当当的出现来带来了出版业的渠道变革,出版商可以直接与读者连接,直接响应读者的需求与意见。对读者而言,当当则意味着丰富的选择与实惠的价格。

当当之所以能够做到绝对低价,是因为消灭了中间商,出版社的图书可以直接进入当当的库房,省去了中间分销环节,节省了成本。

不仅如此,当当还采用报销、定制、买断等方式购书,既降低了出版业的库存风险,提高了回款速度,也可以使当当的售价可以低于定价,网络渠道的优势日益凸显。同时,相比于线下渠道,当当的补货系统和效率无人能及。

除了搭建了图书电商的基础设施之外,当当对于出版业的另一大贡献,是培养了用户网上购书的习惯,让互联网上的书香越来越浓。

早在2007年当当就举办了首届网络书香节。网络书香节不同于双十一“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而是对于全民阅读润物无声的推广普及。

不同于后来入局者的“跳板思维”,阅读一直以来就是当当的核心事业,推动全民无障碍购书和数字阅读,解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阅读鸿沟”是当当一以贯之的使命。

从2008年开始,当当就陆续推出了读书频道、电子书平台和阅读器,在国内率先打造了“数字阅读生态圈”,是最早叫板Kindle的国内企业。

在线上图书渠道之外,依托网上购书、数字阅读大数据和图书改编IP等核心资源,当当成立了当当网影业、上线了当当网艺术,投资孵化了100个内容工作室,探索适应移动互联时代轻阅读趋势的出版形态。

“野蛮人”冲击之下

当当坚守住了“自留地”

当当、亚马逊维持了10年左右的市场均势,被从B2C电商闯入的京东打破了。

京东试图复制当年亚马逊的成功,让低价高频的图书为高价低频的3C产品引流,为此不惜搅乱市场,宣布三年内不允许盈利,掀起一轮又一轮价格战,将整个出版业拉入了恶性循环。

面对行业破坏者的搅局,当当坚持做行业秩序守护者,同时继续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物流水平,坚持良性发展。虽然也曾向百货、母婴等多元品类扩张,但始终没有放弃图书主业。

当当的坚守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随着电商巨头的纷纷进入,进一步加速了图书渠道线上化进程,2016年网上书店销售的总码洋正式超过了实体书店。当当作为鼎立三足之一,也享受到了“水涨船高”的市场增量红利。

目前,当当仍旧占据着44%的图书零售市场份额,2018年当当网销售额达 116 亿,经营利润4. 7 亿元,同比增加了34.9%。

在“三板斧”砍下了部分市场份额之后,2014年以后京东图书进入了频繁换帅的阶段。伴随着“引流使命”的逐渐完成,图书在京东业务线中也越来越边缘化,以亏损换市场的激进策略终将难以为继。伴随着各家物流公司开始提速,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优势也不再明显。

与之相比,当当的订单时长已经缩短到25小时,在时效内准点率保持96%以上,已经赶超竞争对手。

重装上阵之后

当当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

经受住了“闯入者”的冲击之后,2016年完成私有化的当当也开始收缩战线、聚焦主业,帮助整个出版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

碎片化阅读、知识付费、短视频等新潮流,都在不断蚕食着深阅读的市场空间。当当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其他电商平台,而是阅读场景的分散和知识载体的转移。

这也是完成了渠道转型的出版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当决心与它们一起坚守深度阅读阵地,把行业做好做大,共同开拓流量,用场景跟读者交互,一起琢磨人群和新玩法,将阅读变成有趣的事。

目前,当当已经走出了当当,将触角伸向了读者所在的各个场景,构建起了从线下书店、社区到小程序、公众号、抖音全方位的体验阅读和顾客服务场景。

截止2019年9月,当当购物的小程序用户接近1亿,等于在微信生态内再造一个当当。“2017 年当当出版物供应商大会”上,当当宣布在三到五年内铺设1000家线下书店,专注于品质阅读。

为此,当当不惜从头到脚进行组织架构的重组。出版物事业部集体转身,每个人都去寻找阅读场景、每个人都去经营人群,把消耗在供应商身上的时间,用在吸引顾客、引发购买上,所有人的目标都指向让大家想起阅读想起书,就想起当当。

同时,当当也加大了开放共赢的力度,对供应商资源的分配和赋能提供具体的“方法论”。通过最大的前置仓和对图书销售市场的了解,当当对区域销售的预测,比出版社更准确。一些出版社不但在当当上销售,也把线下全国配书的业务,交给了当当。

从内到外的脱胎换骨,使当当再一次进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当当的净利润增长260%,2018年的增速也高达200%,2019年的利润有望突破7亿元。当当不仅做到了互联网寒冬里的零负债,还跻身盈利电商榜单第四位。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2019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图书电商市场虽然已过了狂飙突进高峰期,但2019年上半年依然保持了24.19%的增长。随着当当的领先效应越来越强,未来仍将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不仅如此,当当20年积累的3亿用户人群及消费数据,是一座尚待深入挖掘的金矿。

当当可以通过对用户购买数据的精准分析,了解中国3亿读书人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不仅可以在图书推荐上更加精准,更掌握了中国人的精神密码,还可以延伸到影视、艺术等文化消费领域。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