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施浩诗选》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京举办

2019-11-26 16:14 中国作家网

11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诗歌网主办的“《施浩诗选》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京举行。

11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诗歌网主办的“《施浩诗选》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会议并致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以及吴思敬,曾凡华,邓凯,刘笑伟,曹宇翔,夏花,谷禾,方文,金石开,李墨波,冰峰,李瑾等二十余位诗人评论家参加会议,共同研讨《施浩诗选》的艺术特色及创作得失。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谈到,施浩的诗真实记录了他创作多年的心路历程,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具有很强的生命体验和诗人情怀。施浩把“小我”融入时代“大我”,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可贵的在场感,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发展的影子。当下的诗歌创作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现实,处理好诗歌创作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诗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见证和书写这个时代,歌颂这个时代。

《施浩诗选》集结了诗人近三十年的创作精华,由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施浩现任《深圳诗歌》主编。上世纪90年代,他曾在《人民文学》《十月》《诗刊》《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等刊发作品,搁笔二十年再次回归诗坛时,对诗歌仍怀有不变的热爱。施浩在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感恩诗歌让他从江西九江的偏僻山村走出来,他将自己的诗歌和人生轨迹分为四个阶段:家乡,北京,海南,深圳。他以流血来比喻自己的诗歌创作:“20年前我用流血的方式写诗,每写一首,就像流一次血,让我有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在燃烧。”

谈到施浩在反思人生命运和书写生命体验上的独创性时,吴思敬说,自己最欣赏其中体现人生本色的诗歌,尽管在天南地北闯荡,施浩从没忘记自己的底层出身,他的故乡、亲人和梦想。其次,施浩的诗中寄托着深情,如《稻草人的故事》中,施浩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用稻草人的意象和妹妹的一生联系起来,他的诗歌是发自内心的,来自他的童年记忆”。《清明节叙事》把死亡的观念和九江的风俗写得十分感人,“这种思考是非常深刻的,是真正的生命体验。没有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没有对自己亲人的那种深刻感情,他就不会想到这个情节。他发现并写出了别人没写过、没见过的事情,这就是他的贡献,这就是他的独创性。”邓凯认为,施浩的诗是贴近现实在写,贴近内心在写,贴近情感在写,他的诗“饱有一种情感的浓度,不矫饰,也不炫技”;同时直面生死,探讨真实和虚伪、离去和归来、海洋和陆地、消失和重生、希望和幻灭,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发。方文也认为施浩的诗歌贵在真诚,在宣泄之外还能带给读者一种难得的陶冶和升华。

谷禾认为,诗歌也好,小说也好,真正打动人的不是用了多少高迈的、独具匠心的词语,而是小的细节和情节。施浩的诗有激情,昂扬、饱满,富有感染力。他建议诗人在长诗写作中,在激昂的抒情和飞扬的想象里更多融入叙述的元素,让情感在饱满的同时更富有弹性,让诗句和书写更有张力,让艺术的真实更好地显现。曾凡华与曹宇翔等都谈到,施浩写故乡、土地、童年的诗饱含着人类的普遍情感,但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创新,施浩的诗都写出了新意,在人生经验和诗歌语言结构上做了很多尝试,提供了自己的新鲜见解。刘笑伟认为,施浩较好地处理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既维持了作者的主体性,又能带给读者共鸣和感悟,同时很好地处理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从古典诗歌汲取了营养,他的不少诗有一种宋词式的舒缓唯美。冰峰谈到,施浩的作品综合了当前主流的两种写作方式,既没有回避修辞和意象,同时在语意上表达得特别朴实。“我觉得这样的诗是一种未来诗歌的写作方向”。

在李墨波看来,施浩的写作是一种燃烧性的写作,呈现出高纯度的情感体验,他不会抖激灵,或玩弄语言上的文字游戏,他的诗歌完全从心底蓬勃而出。他的诗歌具有思想内涵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表达了对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冲突的切肤感受。夏花注意到施浩的诗有一种悲悯之心和对痛苦的挖掘,他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一个理想的构造者、一个真诚的记录者,像电影画面般诚实地记录了自己的家族史,塑造了含辛茹苦的母亲、早夭的妹妹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黄春茂也认为诗歌价值的关键在于能否深入、进入到这个时代,诗人用诗歌的方式介入现实、介入时代,反过来时代也会给作品带来力量。李瑾作为最早接触《施浩诗选》的读者,谈到对施浩作品的三个突出印象,即诗歌写作与生命紧密联结;诗歌是寻找生活答案的唯一方式以及情感和语言上的精致表现。。

李少君在总结发言时说,不论在早期创作还是归来后,施浩一直保持着诗性和一贯的诗人本色。他的写作功底扎实,诗歌写作面宽广,这与诗人的视野是有关系的,经过沉淀再回到诗歌,相信他的诗歌会越来越好。

研讨会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