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Bar

【将进酒Bar】米癫:“怪”只是我的保护色

2019-12-08 22:37 中国财富网   九公子的散丹   原创

米芾【fú】(1051年—1107年),初名黻【fú】,后改芾,因行为举止,世称米癫。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都三年了,小米,你这个字写得太差了,老夫教不得你,快退学吧。”

——书法大家米芾的幼年时分,是被老师万分嫌弃的。

年幼的他,家中物力稀薄,天天练字,也不得其法,最终被老师赶回家。

郁闷的小米芾,路遇一位赴考秀才,连忙向他求教。秀才告诉他要教可以,但是必须要用他提供的纸来练字。纸要花钱,五两一张,爱学不学。

米芾被狮子大开口吓了一跳,但是又确实想练字成材,求着母亲讨来五两,换来一张纸。这纸使贫穷年幼的小米,久久不敢下笔。在桌上一笔一划,仔仔细细研究笔画间的构造。

等秀才再来时,经过反复琢磨与研究,米芾再次下笔,醍醐灌顶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自此他开始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

米芾画像。来源:网络

天才难得,米芾确实不算。他靠的是夜以继日、笔耕不辍的钻研和勤奋。

史料记载他:“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甚至就连春节假日,米芾也不会休息。誓将书法练习进行到底。

但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励志故事,因为米芾在书法上获得成就后,就开始到处点火。

米芾书法作品

《海岳名言》记载他公开批评唐楷:“柳公权师欧阳询,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批评完柳公权写字没格调,又指出颜真卿写字太做作,起止和转折太刻意,失去自然之乐。

同朝为官的苏轼他也不放在眼里,直言苏轼写字不像写字,像画出来的。

猛地听起来,这米芾太狂妄自大,谁也瞧不上,可是仔细一想,似乎确实如此。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爱之深责之切”?

值得一提的是,米芾对苏轼尖刻的评价并没有阻碍二人友谊的高树。

“嘘,因为他娘是皇帝接生婆,他才当上的官,这能有什么水平?少和他谈论政事!”

——举世闻名的米芾,当官期间,是被同僚排斥的。

米家五代武将,要是没有出生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官五代米芾没准也能在街上横着走。但是现在他生怕别人想起他的武夫之后身份。

还没等他琢磨科考之事,宋神宗念及米芾母亲是他的接生乳母的旧情,米芾18岁那年直接安排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个小官。

没能像同代的苏轼、黄庭坚那样经历科举带来的高光与瞩目,米芾的入仕,靠的是母亲的后门。虽然在外人看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当官成相是件幸运事。但是在那样一个各自为战的朝堂,米芾的官场之路却是见首知尾,压力山大。

米公祠

按照现世标准,米芾的职场之路算不上辉煌。他空降兵的入场方式,使得官场中人人避讳,暗自嫌弃。一生在各种小官职上兜兜转转,不论是王安石的创新派,还是司马光的保守派,表面上对他夸赞有加,因为他的艺术造诣对他和善亲近,实际上都不把他当一回事。在新旧之争中,他保持中立态度,并非完全是自己思维导向下的选择。

更有甚者写诗明里暗里对他的身份进行嘲讽。宋代的键盘侠搞起事情来,一点不比现代人差,米芾被黑暗中的恶语伤害着心灵。

看似放荡不羁的他,实际也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天天被人以“肮脏”出身嘲笑着,米芾终于也出现了心理疾病。

“米大人家的闺女,终于嫁人了。挑了半天,听说最后选了个叫段拂,字去尘的。他说听着这人就爱干净,又拂土又去尘的。”

——天天与笔墨交道的米大师,洁身成疾到挑女婿的理由只因为名字听着干净。

米芾的重度洁癖时常发病,座椅摆设不可有尘带土,那是初级的;自己的衣服靴帽被别人触摸洗个三五遍,那是基本的。

而且超前的他可能已经感知到毛巾中的螨虫细菌,洗手洗脸后,米大人从来不擦。自己发明了“拍手法”,摇摆着手臂直到将水份自然风干。

强迫症犯起来,不把衣服鞋子洗到破,根本停不下来,洗到最后,米芾甚至洗丢了官位。

当时米芾负责主持宗庙祭祀之事,众人皆着固定官服,唯有米芾身着常服,被领导发现后批评教育、革职降级。而究其原由是米芾觉得官服有点脏,一遍一遍的洗刷。后来仔细一看,发现衣服上的花纹都洗掉了。

花纹都洗掉了,官服怎么穿啊?必须得换一件新的、干净的。

不过你说他洁癖,有的时候他又好像也没那么在意。

某次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走到桌案边,看到徽宗的好砚,眼睛一亮,一边挥笔泼毫,一边暗自思考。停笔时分,他冲皇上作了个揖,一本正经地说:“皇上,这方砚台已经被我给污染了,再给您使用,恐怕对您有损啊。”

宋徽宗听了哈哈大笑,他欣赏米芾这不羁逗笑的性子,挥手一扬,把砚台赏赐给他。

米芾怕皇帝后悔,也顾不上什么砚台里的余墨、自己的洁癖,揣在怀里赶紧跑了。


 

“老爷又去冲石头作揖了,他昨天新寻来的石头长得真是太怪了。”

——好好上司不拜谒的米监军,爱石好石以石为尊。

除了日常练字、洗衣,米芾还有个爱好,喜欢收集石头。色泽、形状、大小都能成为他收集的理由。

《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当地百姓都不敢挪动以之为神,担心随意对待会招致大祸。

米芾听后,二话没有,直接差人将石头搬回了自己家。米芾给石头穿上官服,摆上了贡品祭台,郑重地三拜首,振振有词道:“小生想见石兄弟已经20年了,今日得见实属幸运呀。”

从此以后,米芾每隔一天就要祭拜这怪石一次。

此事被有心人知道后,弹劾他为官不尊,他又双叒叕被降级罢官了。不过米芾本就看淡了官场起伏,后来还闲情画作《拜石图》记录此事。

除了用画记录日常以外,米芾还喜欢画自画像。作为“自恋狂人”,相传“米芾自写真世有数本”流传于外——我长得这么帅气必须要“自拍”写真集留给大家欣赏一下啦。

米芾绘画作品

实际有资料显示,米芾拜石是见不惯当时上司的搜刮民财、耀武扬威,通过这种手段表达不满,抒发自己的怨气。用自己的执拗表达态度。

玩也要玩出门道,长期的欣赏把玩中,米芾提出“皱、瘦、透、漏”四大原则,至今被后世爱石之人奉为金科玉律。或许石头刚直不阿、屹立不倒的精神正是米芾一生的追求所在。

“子瞻已去,他生前最爱的文房紫金砚,是我在真州时借给他的,现在斯人已逝,砚台可别陪葬快点还给我!”

——亦师亦友的苏轼去世时,讨砚是米芾前去吊唁的第一件事。

尽管米芾吹牛时对苏轼横眉竖眼、爱答不理,但是心里实际对苏轼敬重有加。他曾经三次拜请苏轼,苏轼作为他生命中的贵人,对米芾的书法技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升华作用。

第一次米芾怀着粉丝见偶像的激动心情专程“接机”去请教苏轼。正值人生低谷的苏轼不吝赐教,指点米芾应当突破唐朝桎梏,参悟晋法风骨。

虚心受教后的米芾,书法裨益良多。

期间两人书信联络不断。

等到第三次见面时,熟稔的他们酩酊大醉,米芾借着酒劲嬉笑地问苏轼:“他们都说我疯癫,你说你觉得我到底疯不疯!”

机智的苏轼缕缕胡须,微微一笑,吐出三个字:“吾从众。”

估计也只有苏轼和米芾如此惺惺相惜的交情,才能给出这样的答案。

这二人的友谊在风雨与岁月中,愈加紧密升华。苏轼的徒弟秦观去世时,苏轼看到徒弟留下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不禁悲从中来,提笔一句跋语“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米芾见状,感怀到老友,提笔将诗与跋语重新书写。

后来有人将秦少游作词、苏东坡写跋、米芾书法的内容复刻在郴州一块巨石上。

郴州三绝碑

郴州三绝记载着千年的友谊与情分,石碑胜过千言万语,即是志同道合的铁证。

等到苏轼去世之时,米芾也已患病,不能起身去送。悲痛万分的他,连写五首挽诗祭思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这样的米芾真实而可爱,仗义又重情。

看似诙谐放荡、迥乎怪异的一生,饱含着夹缝中自乐的积极不屈。

或许因为怕才表现出不怕,因为内心的低到尘埃才表现的高出云端。这比逃避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米芾不是怪异,他只是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脆弱敏感的艺术之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待世界。

不论是写字、玩石、交友,甚至是洗衣擦鞋,米芾都要尽力做到极致。这种极致精神历久弥新,需要我们的学习,就如同极致工艺酿造的世界名酒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五粮醇酿,历经岁月洗礼,也愈加浓香醇厚。


责任编辑:徐丹宁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