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驸马都尉薛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大明宫词》中的讲述的他和太平公主的故事是真的吗?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12月1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空港新城考古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在空港新城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的重要考古新闻。
弥补“大唐第一驸马”正史无传遗憾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明介绍,2019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
墓址所在地西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7千米,距唐长安城遗址(今西安市市区)约23千米,西北距唐昭容上官氏墓7.3千米。墓志记载的葬地为“雍州咸阳县”。这是继2013年上官婉儿墓之后,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掘的第二座与太平公主有关的唐代历史名人的墓葬。这个墓虽然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但结构完整,规模也比较宏大,出土物还算丰富,特别是出土的墓志,弥补了“大唐第一驸马”薛绍正史无传的遗憾。
有两个墓室 4个天井4个过洞6个壁龛
薛绍墓系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双室砖券墓,坐北朝南,南北水平全长34.68米,深11.11米,由封土、斜坡墓道、4个天井、4个过洞、6个壁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等部分组成。
封土位于后室正上方,地面已无迹象,经解剖知底部平面呈圆形,直径约20米。据当地村民回忆,若干年前地面封土仍颇具规模。
斜坡墓道坡度陡峻,东西两壁原绘有壁画,现仅存白灰地仗,可观察到墨线绘制的人物形象。墓道北壁绘门楼图,仅可见红色直楞窗痕迹。
四个天井形制相同,第二天井保存最为完整,上口南北长1.3米、东西宽1.1米。
过洞形制均为拱顶土洞,在第二、三、四过洞底部东西两壁各开一壁龛,龛内共出土各类陶俑、陶动物一百余件。
前甬道南口砌筑砖封门,破坏严重,仅存底部三层砌砖。前甬道内建石门,已被破坏,构件散置于甬道和前室内。门框线刻花草图案,门扉刻门吏。
两个墓室皆为明圹砖券,前后墓室之间以后甬道连通。
墓志保存完整 出土彩绘陶俑等文物120余件
甬道和墓室已完全毁坏,仅余部分砖铺地和石棺床。天井和前墓室填土中出土石人头、望柱顶摩尼珠残件,李明研究员认为,这说明墓葬地表原应有神道和石刻,而且此墓被二次扰动过。
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前室用条砖铺地,后室完全被破坏,砖券结构完全破坏掉,只残留墙根,连铺地砖都被揭掉了。墓室的西部用粗糙的石板铺砌了一个石棺床,原来的木棺可能就放在石棺床上面,连这个石棺床也被破坏了。
只看到石棺床,没见到棺椁和人,李明表示这可能和毁墓有关。此外,该墓还遭遇过盗墓。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在后室上面发现了一个盗洞。
墓志置于前室地面,保存完整。据志文载,墓主为唐右武卫大将军兼散骑常侍、驸马都尉、平阳县开国子薛绍。墓志撰文者是唐代“文章四友”之一崔融,里面详细记载了薛绍的官职、死因、生平以及下葬时间。
墓内共出土各类文物120余件(组),主要为彩绘陶俑。这些陶俑品类比较单一,规格也比较小,但色彩保存完整。
越制特征明显 背后隐现太平公主政治企图
薛绍(661-689),驸马都尉、左奉宸卫将军薛瓘与城阳公主之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太平公主于永隆二年(681)七月出降薛绍,育有二子二女。
李明研究员介绍,薛绍出身高贵,母亲为唐太宗十六女城阳公主,父亲是卫尉卿薛怀昱之子薛瓘,外祖父是唐太宗,外祖母是长孙皇后,亲舅舅是唐高宗。但垂拱四年(688)十一月,薛绍被诬与其兄济州刺史薛顗参与琅琊王李冲谋反而下狱,永昌元年(689)被饿死河南县狱中。17年之后的神龙二年(706)正月,唐中宗为薛绍平反,恢复官爵并令所司以礼改葬,由其长子薛崇胤和次子薛崇简主持安葬。薛绍墓志言“归葬于雍州咸阳县河东府君旧茔”,则薛瓘与城阳公主墓亦必在此墓左近。薛绍与太平公主所生次子薛崇简墓、第二女万泉县主薛氏墓也在底张,万泉县主墓系太平公主亲自主持安葬,其规格、形制与薛绍墓基本一致。
李明研究员认为,以薛绍正三品职事官的身份,不够级别使用双室砖券墓。万泉县主薛氏墓和昭容上官氏墓同一年下葬且身份都是正二品,但后者只使用了单室砖券墓。薛绍墓和万泉县主薛氏墓越制的特征非常明显,背后隐现的是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图。唐驸马都尉薛绍墓的考古价值,在于它是后武则天时代下葬时间最早的一座双室砖券墓,结合同时期的高等级唐代墓葬,可归纳出唐代贵族墓葬的“神龙模式”所反映的武则天至玄宗初期唐代政治文化的深层次特征。
什么叫唐代墓葬的“神龙模式”?薛绍跟太平公主有何传奇故事?在发布会和考古现场,李明研究员就记者的提问做了解答。
什么叫唐代墓葬的“神龙模式”?
李明表示,薛绍墓最重要的考古价值在于开创了唐代墓葬的“神龙模式”。据推测,唐代帝陵是前中后三室的,前后双墓室有可能是一种仅次于帝陵的墓葬形制。这些双墓室墓葬的一部分,是下葬于武则天死了之后到唐玄宗上台之后这个期间。
在“神龙模式”的所有墓地中,薛绍墓是下葬时间最早的,是神龙二年正月下葬,为什么是神龙二年正月而不是神龙元年?因为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刚去世。武则天去世了,这些人才敢给在武则天手里冤死的亡魂修建这种前后双室的规模比较大的墓葬。目的是为了否定武则天以前做的这些事情,但是又不能直说,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确立他们的政治秩序,这其中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原因。
“神龙模式”是建墓的行为,它和上官婉儿被毁墓的行为看似对立,但行为目的都一样,不论是建墓还是毁墓,都是为了体现政治上的正确。因为薛绍墓是下葬最早的一个墓,所以其形制有可能后来被唐中宗、唐玄宗所参照。
薛绍跟太平公主有何传奇故事?
在《大明宫词》中,武则天出于对女儿的溺爱,掩盖薛绍已婚事实,暗中赐死了薛绍的结发妻子惠娘。那么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
李明介绍,从史料记载来看,薛绍和太平公主两个人过得很好,感情也很深。太平公主和薛绍毕竟是结发夫妻,又生了4个孩子。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表兄妹,薛绍可能大太平公主三四岁,两人相处又是在正当年的时候,资历都相当,两人结婚时排场也很大。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唯一在世的一个女孩,宠惯有唐一代,可以说是大唐第一公主。他们的婚礼排场很大,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万年县馆的围墙(长安城当时有两个县,一个是长安县,一个是万年县,万年县现在朱雀路的东边)。结果武则天在登基的前一年,把李唐宗室杀得差不多了,当时想让太平公主当武家的媳妇儿,就要把他的侄子配给太平公主,一开始配的是武承嗣,武承嗣身体不好,没多久就死了。就又到武攸暨。武攸暨有老婆有孩子怎么办?就把他老婆杀了,4个孩子全部挂在太平公主名下。
薛绍死了之后,太平公主有一系列表现。在和武攸暨结婚之前,太平公主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动作,和武攸暨结婚以后动作就多了。特别是从神龙政变到唐隆政变之间的这段时间,动作就非常多,政治上有图谋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结发丈夫横死所以受到了打击,性格发生了改变。
找到薛绍墓对找太平公主墓是不是会有帮助?
李明认为,太平公主可能没有按照其级别下葬。唐玄宗在太平公主政变失败之后赐死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在自己府邸内自杀身亡的。在这之后,唐玄宗就毁了驸马武攸暨的墓。毁武攸暨墓的同时,也毁了上官婉儿墓。为什么要毁武攸暨墓?就是为了让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因为他们是要合葬的,把武攸暨的墓毁了,太平公主就没地方埋葬了。所以,太平公主也可能是草草就被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