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长效“四化六定”助力打造垃圾分类“北京模式”

2019-12-31 16:51 新华社客户端

12月18日正式公布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这也意味着北京垃圾分类进程进入了“快车道”。

据了解,海淀区志新西路七号院采用垃圾分类“四化六定”模式以来,从项目方入场运营到设备无人看守只用了20多天,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见效较快。现阶段小区垃圾分类已进入长效运营模式,后台数据显示,小区实际住户216户,垃圾分类参与户数176户,垃圾分类参与率80%以上,垃圾分类正确率94.78%。每日户均可回收物约0.32公斤,项目运营21天,已累计回收可回收物1502.3公斤,其中纸张占比62%,织物占比16%,塑料占比14%,金属占比8%。

“四化六定”模式经多个地方运营后测算,和传统模式相比较,不仅见效快,易操作,经济成本上更有明显的优势。智能箱体监管前端,设备使用年限长达6年,平均到户到天只要0.054元。

语音播报、刷卡投放、积分兑换,如今在北京海淀志新西路七号院,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俨然成为新风尚。联运环境在该小区推行“四化六定”模式以来,初步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分类效果明显。当前北京各城区正致力推进垃圾分类进程,志新西路七号院的探索,正是各区在推广落实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缩影。

老小区安上垃圾分类新设备

走进志新西路七号院,小区内干净整洁,垃圾投放点摆放着安装不久的分类设备。工作人员打开箱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依类归桶,没有发现混投现象。

前来倒垃圾的李阿姨拿着两个垃圾袋,分别投入厨余垃圾箱和其他垃圾箱。她说,“之前有工作人员在垃圾箱旁指导分类,现在在家里就能分好。”据介绍,居民每个月可以领取垃圾袋,凭智能卡投递可回收物会获得相应积分,并在小区内实现生活用品或小礼品的兑换。

↑志新西路七号院居民在依类投放垃圾

负责小区垃圾分类项目管理的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罗经理表示,老小区空间相对较少,项目方因地制宜在原有点位上进行改造提升,添置了一组可回收箱,用于回收纸张、塑料、金属、织物及有毒有害物,另配置了三组两分类箱,设备均是全封闭设计,配有视频监控、计量称重、语音播报等功能,可实现分类数据追踪溯源及精准分析,为宣传、督导及运营提供数据反馈。

小区居民表示,这组设备放进小区一个多月了,比之前混投的铁皮箱干净很多,再也没有垃圾桶爆满和臭气溢出的问题。居民对新的分类设施较为认可,使用便捷,也乐意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四化六定”让居民“容易分、分的好”

社区干部反映,在居民端,垃圾分类工作往往面临意识难培养、分类不到位、效果难持续等难点问题。

工作人员介绍,在志新西路七号院,联运环境推行的垃圾分类“四化六定”模式,正是针对行业痛点与难点而创,即通过定点、定质、定设、定管、定量、定时管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民化的目标。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模式是以数据化为手段,同时强调人性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突出长效管理要求,通过智能设备和宣传引导的整合操作,让居民“容易分、分的好”。

在应用上,每天小区居民投递的垃圾都会进行扫码巡检,数据被上传至云平台,可通过数据精确分析、视频AI分析、用户精准画像、到户网格化管理等措施确保垃圾分类效果。

业内人士认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引导。除了建立积分换礼品的参与激励机制,系统还可以通过一定的督促手段,推动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

王大爷是负责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三方巡检员,每天早上会在设备投放点“监督站岗”。据其介绍,这套智能设备的一大特点是可以精准监管与宣导,每个家庭的智能分类卡都是一户一码实名制,通过平台对投放行为及效果的分析,可筛选出需要上门劝导宣传的用户。

垃圾分类长效制度构建需多方共治、全民参与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明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将正式步入法制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加强生活垃圾管理,维护公共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据了解,在志新西路七号院小区垃圾分类项目开展前期,社区居委会对小区居民进行了周密的分类宣传,并对项目实施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指导监督,确保了项目实施效果。

海淀区二里庄干休所社区居委会主任林杰认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与监管作用,调动市场专业力量,同时加大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养居民参与的主动性。他说:“现在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与配合超乎他的想象。”

随着北京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像志新西路七号院这样的很多社区都已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创新性垃圾分类工作。该小区采用的“四化六定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可有效推进北京垃圾分类进行。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年底前,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要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2020年底覆盖率将达到9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认为,北京垃圾分类条例的修订,旨在构建一个多元共治、社会协同的系统,力促垃圾分类的长效性机制建设,而志新西路七号院小区这是这种制度建设落实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袁上草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