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央行关于健全金融科技风险治理体系的消息。《中国证券报》刊文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0年要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系列监管规则。专家表示,金融科技现在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转型发展重要推动力,可能将成为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上海证券报》文中指出,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亿人,需要提供适应他们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同时要改善其他群体的保险供给。为此,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为更有力应对老龄化提供支撑,满足群众其他保险保障需求。《证券时报》刊文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确定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措施,更好满足群众需求;部署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商业环境促进消费扩大。
资金活水足业绩为王道,A股核心资产本色尽显。在结构性行情下,2019年的A股市场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以白酒、医药龙头品种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以芯片、消费电子品种为代表的大科技板块,凸显A股核心资产本色;钢铁、建筑等部分周期品种,年内大部分时间走势低迷。展望2020年A股市场,“业绩为王”“估值为王”理念仍是穿越指数震荡的法宝。(中国证券报)
全球大类资产继续洗牌。“货币宽松”成为2019年全球市场关键词之一。2019年,美联储开启了十年来的首次降息进程。不仅如此,2019年全球已有逾30家央行宣布降息。市场人士预计,2020年全球货币宽松料持续,股债汇、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可能继续洗牌。(中国证券报)
“地王”处境尴尬,房企生存模式重塑。2019年,在调控趋严的背景下,土地市场价格维持平稳运行,在“地王”数量大幅减少的同时,不少昔日“地王”入市后遭遇市场下行,尤其是热点一二线城市部分“地王”陷入尴尬境地。专家认为,未来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房企高质量周转模式将逐步颠覆囤地模式,土地市场将更趋于理性。(中国证券报)
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2019年可转债市场井喷。2019年年末,可转债供给高峰再现。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共发行151只可转债,其中,126只为公开发行。发行规模也“一飞冲天”,接连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现已发行2695亿元,比2018年增长239%,规模远超以往各年度。(中国证券报)
科创板先行先试,资本市场改革蓝图铺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落地,在多个层面进行了开创性、基础性、系统性的优化和完善。而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其试点成果已在证券法的修订中得到萃取和升华。以科创板的先行先试经验为“底稿”,资本市场改革的蓝图已经铺展,且正在变成现实。(上海证券报)
淡季不“淡”,南方水泥供不应求涨势明显。11月以来,由于雨水天气较少,南方地区在建工程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水泥需求量逐步放大。南方地区水泥供给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价格上涨。(上海证券报)
2019年A股并购重组过会率逾80%,明年将维持回暖势头。年终岁尾,2019年A股并购重组即将画上休止符。全年逾80%的过会率虽较去年有所下滑,但9月份过后并购重组重新绽放活力,让市场对2020年并购重组充满期待。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内“二进宫”的上市公司过会率达到100%。(上海证券报)
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稳增长大有可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再次被寄予厚望。展望2020年,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需求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稳步回升。行业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市政和产业园区等基建补短板领域,以及5G、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领域,将成为2020年的发力重点。(证券时报)
年关将至,多家上市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12月30日晚间,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要计提减值准备,预计2019年度业绩大幅亏损。根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已有10余家公司公告计提大额资产减值,金额多在数亿元。这一幕与去年底、2019年初的“商誉爆雷潮”极为相似,交易所也对此现象非常重视,不少公司已经收到问询函。(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