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三大报精华摘要:上市公司保供应战疫情

2020-01-23 08:42 中国财富网   原创

1月23日三大报头版精华:《中国证券报》:逾1100家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预喜。截至1月22日18时,沪深两市共有1814家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1116家预喜,占比达61.52%。所在行业整体转暖、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主营业务收入大增、并购子公司并表、出售大额股权或资产、剥离亏损业务、调整发展战略聚焦主业、大额政府补助、非经常性损益增加等,是业绩预喜主因。《上海证券报》:机构纷纷上调增长预期,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平稳开局。近期国内外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传递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多项高频监测数据也显示,即将于下周出炉的今年首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或连续三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开局。《证券时报》刊文称,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参加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正变得更有韧性,质量不断提高,能够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和压力,值得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外资投资者投资,中国也欢迎更多的境外投资者进入,监管体系也会逐渐适应市场发展。

上市公司保供应战疫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上市公司纷纷行动起来。在此前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上市公司中,已有部分公司试剂盒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检测。针对部分地区出现口罩、体温检测仪等产品紧缺情况,相关上市公司通过采取捐赠、加班加点保障供应等措施参与肺炎疫情防控。(中国证券报)

普惠金融领域六类机构监管不断加强。当前,辽宁、天津等多地正在加强对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的监管。2019年下半年以来,银保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六类机构提出监管要求。(中国证券报)

春季开工旺季临近,工程机械龙头股受青睐。传统开工旺季临近,2020年部分专项债提前下达,叠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可期。市场人士认为,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在节后春季行情中,板块有望获取超额收益。(中国证券报)

银行理财收益“翘尾”难以持续。经历了一年多的连续下跌之后,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出现了小幅上升。据布尔资管统计,全市场公募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2019年12月份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5.13%,环比增长63个基点。华泰证券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理财收益率上涨空间仍然有限。(中国证券报)

32家科创板公司去年业绩预喜。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7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44家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除7家不确定外,32家公司2019年业绩预喜,5家公司业绩预减,预喜比例达73%。从行业情况看,预喜公司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行业。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企业的估值主要源于成长性,相关企业后续增长空间以及科创成果产业化进展情况需要关注。(中国证券报)

2575亿元TMLF今日到期,央行或将择机开展续作。自2018年12月工具创设以来,今日将迎来首个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到期日。公开信息显示,今日到期的TMLF为2019年1月23日开展的操作,到期量为2575亿元,当时的操作利率为3.15%。由于去年四季度TMLF操作暂停,打乱了原先每季度操作的惯常节奏,分析人士认为,今日TMLF的操作也可能会等量甚至缩量续作,而操作利率也有可能较当时3.15%的利率有所下调。(上海证券报)

公募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重回5%。时隔5年多,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再次回到5%以上。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计2.43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5.04%。(上海证券报)

各路资金加速布局,科技类ETF业绩规模双增。1月22日,一批科技类ETF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国泰CES半导体ETF大涨与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双双大涨近6%,华宝中证科技龙头ETF、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等多只ETF涨幅近3%。在科技类ETF的惊艳表现及赚钱效应的吸引下,各路资金仍在马不停蹄布局。本周以来,多只科技类ETF实现了规模与价格齐飞。(上海证券报)

预亏167亿元,*ST信威拉响暂停上市警报。连续亏损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ST信威又拉响暂停上市警报。因被扣划的海外项目履约保证金等原因,*ST信威22日晚公告2019年预计巨亏167亿元。当晚,上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充分提示暂停上市风险,并对于被扣划的海外项目履约保证金等事项认真查找原因,积极行使债权,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权益。1月22日晚,*ST信威公告称,预计2019年全年亏损16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9亿元;预计2019年度归母扣非净利润为-74亿元。(上海证券报)

1月权益新基金募集超900亿,追逐“爆款”要理性。今年以来已有7只基金“一日售罄”,多只基金启动比例配售。截至1月21日,今年以来权益基金成立规模已超900亿元,为市场带来较大增量资金。伴随着市场走强,这一波权益基金发行高潮有望持续。然而,多位基金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在热捧基金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防范风险。(证券时报)

15家上市银行发业绩快报,八成净利两位数增长。截至本周二(1月21日)晚间,至少有15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19年度的业绩快报。这15家银行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有八成的银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行业整体延续了去年上半年的稳增长态势。在过去的一年里,盈利能力回升的同时,银行资产质量也有所改善。(证券时报)

科创板打新违规受罚,半年150只私募上黑名单。日前,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新二批科创板首发(IPO)配售违规机构限制名单,3只私募基金因在网下申购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列入限制名单6个月,这就意味着,半年内,这些私募基金将无缘新股网下打新。从去年7月科创板正式开市至今,已有151个配售对象因上述原因被监管列入限制名单,包括1家券商和150只私募基金产品。截至目前,已有58个配售对象已被解除限制。(证券时报)

商誉减值爆雷潮再现,科技文娱行业成“雷区”。 时至年关,A股上市公司业绩爆雷事件持续上演。与一年前相类似的是,因商誉减值引发的巨亏依然是主流现象。在近期已公布的商誉爆雷案例中,发生在科技和文娱行业的企业明显居多。此外,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连环雷”的现象,即在2018年度业绩已爆雷的基础上,2019年再度出现巨亏。(证券时报)(谢玥整理)

责任编辑:吕天玲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