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家里有猪”变成“有口罩”,CPI破5会掣肘货币政策吗?

2020-02-12 22:11 中国财富网   赵同刚   原创

“家里有猪”,人们经常用这句话调侃在刚刚过去的猪年里飞上天的“二师兄”。但是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口罩等物品骤然紧俏,一时洛阳纸贵,“家里有口罩”成了新的网红语。

其实,从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价上涨的压力。1月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4%,涨幅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创下2011年11月以来的新高,也超出了市场各方的普遍预期。因此,许多投资者对不断走高的CPI会不会对货币政策造成影响产生疑问。财富君在这里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高企的CPI虽然短期对货币政策有扰动,但是从中长期角度看影响有限。

这是因为1月份CPI涨幅虽然大幅超预期,但这主要是由几方面原因叠加造成的:一是春节错位因素,春节由去年的2月份提前到了今年的1月份;二是猪价仍运行在高位,特别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涨了足足一倍多;三是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物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5%,相比上月涨幅仅扩大0.1个百分点,仍在低位运行。这也表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依然低迷,总需求不足。

目前受疫情以及猪肉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影响,预期CPI还将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疫情后期逐步被控制乃至被彻底消灭,企业陆续复工,进入二季度后疫情对物价影响将基本消除。进入今年下半年后,自去年下半年启动的扩大生猪养殖举措效果也将显现,届时猪价有望自高位逐步回落。在这些有利因素驱使下,同时叠加翘尾因素作用,下半年CPI将有望回到3%以下的目标区间内,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

在分析了CPI的趋势后,想必大家对后期货币政策顾虑有所打消。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目前国际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少数处于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因此,我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应对经济下降下行的压力。尤其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短暂负面冲击,完全可以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行对冲。除了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外,货币政策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仍然大有可为。:一是发挥定向降准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二是适时调整MLF、LPR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2020年将是三大攻坚战决胜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之年。虽然有突发疫情意外发难,但是众志成城,在货币政策等强有力逆周期调控政策加持下,全国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责任编辑:张维嘉
0

分享到